冰莹电子书www.ibingtxt.cc

字:
关灯 护眼
冰莹电子书 > [清穿+红楼]林氏皇贵妃 > 第104章 第一百零四章二合一

第104章 第一百零四章二合一 (第1/2页)

薛宝钗轻轻『摸』了『摸』自己上缠着纱布, 饱满圆润脸蛋一片惨白,心中不可抑制仍有几分后怕。

从京城开始, 无论走到哪儿骂声其实就根本不曾停止过,被人拿臭鸡蛋烂菜叶砸铺子砸作坊砸门也都常有,但会上升到自身安全问题却也实属预料之外。

回想起那日满满脸鲜血场景,又如能不后怕呢?但凡石再大些、砸得再一些,可能脑袋真就得当场开个大洞救都救不回了。

向支持她跟着她东奔西走宝玉也一回表示了迟疑,还有自京城母亲、哥哥信, 字字句句无不担忧心痛,全都在劝说她放弃。

说句实在话,对这样艰难危险情形和人拼命阻拦劝说, 要说一点儿都有动摇也不可能。

太难了。

在这片习惯被男人掌控天底下, 想要违抗男人思想意志做点真太难了。

她们有想要跟男人争抢什么, 只希望这天底下女子能过点像人样日子,可落在那群男人眼里, 无疑这就损害了他们利益,动摇了他们高高在上掌控权。

无论那群酸儒话说得多么冠冕堂皇, 其实追根究底也不过就利益使然,自古至今皆如此, 那群读书人惯会拿着这些冠冕堂皇大道理掩饰自己虚伪自私本『性』。

太多太多看似美好东西实则根本就经不起扒开了『揉』碎了看。

薛宝钗嘴角不由勾起一抹讥讽弧度,眼神里然了方才后怕, 只余满满一片轻蔑。

“娘娘很担心你安危,只说实在不行就撤回京城避避风也关系, 无论如保护好自己才最要。”

一路快马加鞭风尘仆仆贾琏这会儿一副灰土脸模样,看着她上隐约还渗出红『色』血渍纱布愁得直叹气,“都说穷山恶水出刁民,这江南如此富庶之地怎么反倒如此蛮横凶悍呢?”

贾宝玉倒了杯茶他, 闷声道:“这件不同寻常,越穷苦之地反倒阻碍越小些。”

一则太穷地方有那么多酸儒,仅极少数富人孩子能读几年书罢了,闹也闹腾不起什么阵仗。

二则穷到那地步饭都吃不上了,突然有这样一份酬劳丰厚活计简直就如同天上掉馅饼儿似,说饿狼扑食阵仗都不为过,哪个又还敢跳出说个“不”字?那不砸人饭碗又什么?

江南这边之所以情况如此严,一读书人太多,二这件经过几年多地发酵经在这些人心里憋得太久了,三就缠足一也彻底被捅破了出……如此合并在一起自然就爆发了。

这么一通解释,贾琏总算明白其中原委了,难免眉拧得更紧了些,“如此看情况实在不容乐观啊,要不你们还听娘娘话回京吧?万人血书经呈到御前了,他们连皇贵妃娘娘都敢咬,可见如今要疯了。”

“这一次砸破了脑袋,下一回再疯起指不定就该捅刀子了,有些读书人就一根筋老顽固,急起连自个儿都不放过人,难保要豁出去‘替天行道’呢。”

薛宝钗皱起了眉,问道:“娘娘如今怎么样了?皇上个什么反应?”

“娘娘暂且还稳着呢,但朝堂上气氛着实紧张,我出发前皇上还不曾拿定个主意。”顿了顿,又叹道:“我瞧着那情形怕悬,这些人太能闹腾了,闹出这样大阵仗皇上恐怕也难免要妥协,否则如能够收场呢?”

难道当真就到此为止了?

想到这儿,薛宝钗心里就揪着难受。

这几年到处奔波日子很辛苦,但每每看见那么多女子功走出门、看见她们脸上身上慢慢发改变精神气儿……毫无疑问这条路可行,只要坚持下去,等十几年、几十年过去,一定会跟如今大不相同。

可若就此终结,一切就都将化为灰烬,包括前所做那一切也都会复归原位,下一次再想新踏上这条路就不知年月了,至少她和皇贵妃娘娘这一辈子怕等不到了。

不甘心啊,怎么能甘心呢?

沉默了许久,薛宝钗终究还一咬牙,“不急着撤回,既然如今皇上还未有个明确说法,那就证明此还尚有转圜余地,若哪天皇上当真明令禁止了……到那再考虑撤回也不迟。”

话音才刚落地,就看见一仆『妇』匆匆忙忙跑了进。

“外又有一群书闹了,吵嚷着叫咱们滚回京城去,才收拾好大门口又被砸得臭烘烘……”

“他们怕了。”薛宝钗冷笑道:“如此急不可耐到处蹦跶着施压,不过想『逼』着这一切尽快结束好各归各位罢了。”

贾琏“蹭”地一下蹿了起,恼怒道:“这些人如此肆意妄为究竟哪儿胆子?官府呢?就一点儿也不管任凭他们闹?”

“怎么管呢?这么多读书人还能一个个全都抓起不?那可真要出大了。”贾宝玉摇摇,满脸无可奈。

有句话叫法不责众。

个别闹直接抓了威慑一番还能有用,但人数如此之多情况下再用铁血手段企图镇压那就绝不可行了,一个弄不好会引起□□,官府也怕啊。

薛宝钗火气也上了,冷笑道:“我什么都缺偏就不缺银子!城里有多少镖局武馆都我请回当护院,再敢闹腾直接棍棒伺候!暴徒都打上门了总有不叫人反抗道理,我倒要看看官府还能如!”

不就仗着人多吗?她那么多人,但她多得银子!可不巧,这世上向都有钱能使鬼推磨,要多少人她都能请得起!

一群手无缚鸡之力酸书罢了,不点苦吃吃还当真无法无天了!

贾琏人还回京城,信就经到林黛玉手上了。

姐妹个相觑,具心情复杂得很。

就冲这份勇气和不服输劲儿,多少所谓七尺男儿都得自愧不如。

“这儿闹腾得太过了些,恐怕撑不了多久就该有个决策出了,姐姐可曾有个什么对策?还……”

林诗语思忖道:“有点想法,不过还需得妹夫一些帮助。”

姐妹二人咬着耳朵嘀嘀咕咕一通,半个辰后,林黛玉就匆匆离去了。

“涟漪,去前说一声,请皇上得空一趟。”

走到半道儿上遇着一群拦路虎怎么办呢?无外乎四个字——威『逼』利诱。

要么用雷霆手段强行击退,要么就以利诱之令其乖乖臣服。

搁在这件上,一则天下文人千千万万,基数太过庞大,二则满汉关系本就紧张,更需得小心翼翼,故而威『逼』显然万万不可取。

那也就只剩下利诱了。

读书人向自恃清高,不屑于黄白之物,拿银子送人都得被砸回,还得再附带一口唾弃,但那就当真法子利诱了吗?

恐怕不见得。

历无论哪朝哪代,但凡有点能力都必定要送中儿郎去读书,有能力一老小勒紧了裤腰带也得送儿郎去读书,图个什么?难不就图一个“读书使人明理”?说到底还不期待有朝一日鱼跃龙门鸡犬升天?

对于平民百姓说,这全全族跨越阶层唯一途径。

由此可见,自恃清高也并非真正清高,甚至比起很多人说,这些读书人欲望还要更加深刻执着,这也就代表着更容易利诱。

“读书人这个庞大群体中实则还普通平民子弟居多,不说八.九,至少七八足有,可为从古至今却还有个‘寒门难出贵子’说法?”

“臣妾弟弟十几岁就高中解元,当直接参加春闱想必名次也差不着哪儿去,妹夫更当年状元郎,纳兰大才子十八岁中举十九岁为贡士,还有其他大族出身青年才俊更数不胜数……再观寒门子,那么庞大一个群体中,又究竟有几个能走到少年才这个地步?”

说人蠢笨?那必然不,可究竟差在哪儿呢?差在教育资源。

这些大族出身子弟从小就有无数古籍藏书供其阅览,有这个大儒那个名师予教导指点,就连一样《四书五经》其实都天差地别。

平民百姓花费巨资咬牙买再普通不过书籍,而这些大族出身子弟读却历朝历代名仕大儒注释过版本,这者之间差距又止一个鸿沟那般巨大。

看起确很不公平,但现实就如此,“寒门难出贵子”这个说法也就不稀奇了。

听闻这样一番话,康熙愣了一愣,而后暗暗将这些年金榜题名之人扒拉了一遍……还真就如此,真正寒门出身鱼跃龙门之人几乎大多人过中年,甚至还有发都开始变白,类似于崔修能、容若那般少年才当真凤『毛』麟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