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行军 (第2/2页)
趁着依稀能够辨别出道路,赵知来一行队伍向西而去,渐渐地消失在地平线尽头。
谷/span上一次长途行军,还是从安州来的时候。
那时候,因为有城民拖累,速度不快,而现在,将士每天吃饱喝足,身体越来越好,还经常锻炼,所以,速度不可同日而语。
不久之后,赵知来就经过了乃河堡,继续西行。
等到中午的时候,井坪城部队到达了老营堡不远处,他就让队伍就地休整。
而这也算是进入了山西镇范围。
前一段路程都是赵知来的辖区,所以那些大同镇的守备、操守等武将,要受兵备节制,就不敢过问赵知来调兵一事。
现在老营堡不一样。
最主要是山西镇副总兵所部正驻扎于此。
一路行来,赵知来已经碰倒不少守军,查看赵知来一行身份。
所以,到了这个地方,想必副总兵已经知道了一切,赵知来准备拜访一下。
只是没走多远,就被守军拦了下来。
随后就见到一员大将,满脸严肃地走了过来。
对方完全没有客套的意思,开门见山道:“这位兵备大人,本将是山西镇副总兵,此乃边防重地,外来兵将一律不得通行,请回吧!”
赵知来看了一眼李深井,示意他递上兵备道印信。
“副总兵大人,本官乃大同巡抚麾下平虏兵备佥事,此行是前往山陕交界之地,赈济难民,需要借此通行。”
副总兵装模作样看了几眼印信,随后交还给了李深井。
“还请兵备大人见谅,本将承担守土之责,没有相关调兵文书,本将实难从命,望兵备大人原路返回。”
这位副总兵说完,不等赵知来回应,就转身离去。
根本不把赵知来放在眼里。
王双打马走到赵知来身前,双眼喷火道:“老爷,此人目中无人,待我前去教训一顿。”
赵知来考虑了一下,心想不动用武力,那只能原路返回。
于是点点头道:“王双,给我将那位副总兵擒下,行不行?”
“老爷,看我好了!”只见他一夹马肚,带着亲卫重甲骑兵,呼啸着冲过去。
而这,算是第一次看到新式骑兵铠甲的威力,只见骑兵的速度,比以前要快上很多。
马匹铠甲更是将它全身包裹在一起。
还没有影响战马的灵活性。
老营堡那一边,看见一队重骑兵冲锋过去,早就发出了警报,守军都行动起来。
弓兵、枪兵、步卒……可没人能够阻挡。
凭借着速度,凭借着铠甲之利,王双直接冲到副总兵身前,将那些亲兵撞翻,把他控制起来。
而赵知来也没有置身事外。
将所有部队都动员起来,骑兵带头冲锋,铠甲战士紧随其后,都不用其他士兵出手。
两大王牌就将老营堡守军打得节节败退。
后来,在那位副总兵的命令之下,全都投降。
赵知来并没有将对方怎么样,而是拿出了伪造的宣大总督文书,给副总兵瞅了一眼,就放开了他。
看着赵知来一行离去的背影,副总兵脸上阴晴不定。
随后,他喊来一位士兵,让其带上书信,前往神武关,向山西总兵王忠通报。
赵知来并不知道对方所作所为。
就算是知道了,他也并不担心,手段还没使出十分之一,他正好试试新鲜玩意,好让那些人知道厉害。
赵知来一行沿着偏关河,继续往西,就到了一处重要地点,这个地方也是重兵云集。
此地有参将一员、游击一员,另外还有岢岚兵备道,驻扎于此。
这个地方就是偏关。
岢岚兵备道官员姓刘,他是兵备副使,比赵知来级别要高,可对他却很是亲热。
或许同是文官的原因,两人之间有不少话题。
而赵知来也知道了不少隐秘。
副使说,山西很多兵将是兵部尚书杨嗣昌的人,而杨嗣昌主张与清军讲和。
杨嗣昌打了比方,如果说北京是脑袋,那宣府、蓟州等镇就是翅膀,而中原地区则是肚子。
至于辽东之地,仅仅是头发而已。
发型乱了并不致命,可那些农民军大闹中原,搞坏肚子,那就要了老命。
所以,杨嗣昌主张先稳定内部,腾出手再处理清军。
但卢象升却有不同理解,他是主战派,跟杨嗣昌的理念相冲突。
副使说,赵知来走了总督大人的门路,就被打上了烙印,算是他们那一派的人。
听到这里,赵知来总算知道一些来龙去脉。
去年年底,卢象升刚赴任宣大总督,而边镇势力复杂,想要理顺不是一时半会。
那个时候,孙承宗正好要安插人员,于是卢象升借此机会,将赵知来塞到了井坪,算是安插了一颗棋子。
宣大两地势力肯定不想卢象升顺利掌控边镇。
于是打算灭掉赵知来,先剪除卢象升一臂膀。
这样看起来,在宣大地界,那赵知来的后台就是卢象升,那可以放手施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