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 崩溃了 (第2/2页)
交代好任务之后,陈坚一马当先开始了追击,五千骑兵紧随其后。如果放在以往,明军是绝对不敢像这样追击建虏的,十几年被压着打早已给明军上下打出了心理阴影,建虏不来追杀己方就该烧高香了,谁敢主动去找不自在?当然了,这只是以往,如今可不一样,虽然明军自身并没有在与建虏的对抗中占据上风,但陈坚从山海关一路过来,接连带着夜不收队伍消灭上百建虏探马的事全军上下都已经传开了,连建虏最精锐的探马队都说消灭就消灭,那么要对付在逃的这些普通建虏自然不在话下,有他在,还用怕建虏反了天去?更不用说武人都崇拜勇士,以陈坚一系列的战绩来看,其完全就是传说中的战神一般的存在,因而在明军中很多人已经将陈坚视为了偶像,既然偶像要求他们这么做,大多数人自然是选择无条件地服从。所以,在陈坚的带头下,五千骑兵毫不犹豫地就跟着陈坚往前冲。而追击建虏这种事自建虏起兵反明以来可是从未出现过,眼看着现在就是创造历史绝佳机会,因而这一刻几乎所有人的热血都被点燃,彻底打消了内心对建虏固有的畏惧之心。
既然追击的目的不是为了屠杀而是为了俘掳,那么在追击过程中喊话就是必须的。明军与建虏交锋多年,懂得满语的明军自是不少,因此要学会让建虏听得懂的喊话并不难。
陈坚带领骑兵一边追击,一边用满语高喊着“跪地投降不杀”的口号以瓦解对方的反抗意志,毕竟反抗基本是死路一条,不反抗或许还有一半活着的希望,如此一来,除了少数不愿将自己的命运寄托于明军说话算话之外,大多数建虏都打消了反抗的欲望,扔了兵器跪地投降。这也没什么可奇怪的,纵观数千年人类发展史,除了汉民族中绝大多数人将投降视为耻辱之外,其他的民族根本没有这样的意识,包括后世也一样,打不过就投降在汉民族以外的其他民族看来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比如后世的世界警察,其国内的很多高官都有着投降当俘虏的光荣历史,这在他们看来并不是什么耻辱,相反,因为这是他们参与过战争的最好的证明,所以这样的经历对他们来说反而是一种荣誉。所以,不同的民族就有不一样的三观,而对于现在这群出身于半原始时代的建虏来说,根本就没有什么三观的问题,对他们而言,能活着就是最好的,投降在他们看来根本就不是个事,他们认的就是强者为尊,弱肉强食这样的丛林法则。
看到前面的同伴放弃抵抗投降之后被明军轻松放过,后面多数人都有样学样,扔掉武器跪地乞降,加上极少数反抗者死在明军的刀下,放弃抵抗投降的人越来越多,使得陈坚等人的追击越来越顺利。
陈坚的目标一直锁定着在亲卫的护卫下逃跑的德格类,虽然多数建虏都已经投降,但若是没有一个像样的人来统领他们的话,那些俘虏恐怕反而会变成一种负担,因为他们毕竟是建虏,要把他们驯成完全服从自己指挥的一支队伍那是千难万难,所以,最好就是能将德格类俘掳过来,让他带着这帮人为自己效力,不然就只能将那些俘虏拿去种地或是做苦力,那样在陈坚看来可就是非常大的浪费了。因此,对于德格类,陈坚可谓是志在必得。之所以如此看重德格类,更大的原因还是因为德格类的身份,此人可是努尔哈赤的亲儿子,奴酋黄台吉的亲兄弟,若是能够将其生擒并为自己所用,对于整个建虏大军士气的打击绝对是非常大的,这样对于击败建虏也有着巨大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