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第2/2页)
如果他能复读一年,冲上一本线应该是很有把握的,甚至有可能考进一所211乃至985大学。
然而,当时邹启光家里很贫困,妹妹开始上高中了,奶奶生病住院,父母的经济压力很大。
于是邹启光决定放弃复读,前往省城那所二本师范院校就读。
大学四年,邹启光的学业成绩很优秀,年年拿奖学金。
课余时间,他非常喜欢读书,广泛阅读文、史、哲、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人文社科领域的经典书籍和著名期刊,自然科学方面的科普读物,他也看了不少。
此外,他平时非常关注楚江大学和楚江师范大学等同城名校的名师讲座信息,还有名师们的公选课信息。
只要有空(有时甚至不得不逃课),他就坐一个多小时的公交车,赶过去旁听自己感兴趣的讲座和课堂,积极把握这样珍贵的学习机会。
大一和大二暑假,邹启光先后前往青海和广西的乡村
。小学支教了一个月。
大四下学期,他回到自己的母校,翠溪乡邹家村小学,支教了一个月。
正是这次支教经历,让邹启光看到了一个非常可悲的现实:
自己的家乡与西部乡村相比,既不算非常偏远,也不算非常贫穷,可是近年来,家乡中小学的师资力量,越来越薄弱,已经陷入恶性循环之中。
虽然背后的原因很复杂,但归根究底,主要还是因为乡村教师的收入太低了,对优秀的年轻人才毫无吸引力。
这里是我的家乡,如果连我自己都不愿意回去当老师,不愿意为孩子们奉献青春,那还有谁愿意去呢?
我确信自己将会是一名好老师,家乡的孩子们,真的需要我。
我发誓,自己将扎根家乡,认认真真当一辈子的老师。
于是,邹启光放弃了去楚江市郊农村某小学当老师的机会,毕业后毅然回乡从教。
公平地说,邹启光的专业水准,阅读思考的广度和深度,知识结构,见识水平,社会实践,理想信念,完全不亚于那些名牌大学的优秀大学生。
半年前,邹启光辞职,离开了教师岗位,这并非他理想信念不坚定,实在是有不得已的苦衷。
聊起这件事时,邹启光长叹一声:
“说心里话,我并不责怪我女朋友狠心逼我辞职。我为了理想信念,可以甘守清贫,但这对她不公平。
“近年来,咱们乡下老家的年轻人,哪怕是普通打工的、做小生意的,结婚时也尽力争取在县城买房安家。人往高处走,农村的年轻人纷纷去城市定居,这是时代大趋势。”
文羽风点点头:
“你这么通情达理,我很赞赏。如果你顺利成为翠溪乡心悦学校的老师,那你俩在青陵县城买房结婚安家就很容易了。
“你女朋友在县城幼儿园工作,你在乡下教书,每天上下班有校车接送,而且很快你就可以自己买车,反正每天都能回县城家里住,无需两地分居。”
邹启光抚摸着自己酒足饭饱的肚子,笑呵呵地说:
“是啊!事业和家庭可以兼顾,想想都美得很!”
俩人正在憧憬着美好未来的时候,文羽风的手机来了一条短信。
看完短信后,文羽风意味深长地告诉邹启光:
“这是北大中文系的应届毕业生,名叫卢青云,他请求明天和我面谈一次。他和你一样,应聘翠溪乡心悦学校,也晋级了最后一轮测试。我很看好你,也很看好他,你们俩很有可能成为同事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