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陆一鸣的商业计划 (第1/2页)
话已经说到这个地步了,陆一鸣也没有藏着掖着。
他从罗镇的火车站开始分析。
当初,罗镇火车站是为了榆木林场建的,主要为的是运输木材。后来也开了几条客运,但很少有人在罗镇下车。
究其原因,还是因为罗镇没有任何吸引人的地方。
按理说,有着便利的运输条件,想要发展起来并不难。
在今后,当地政府可能也会利用这一优势,只不过陆一鸣率先提了出来。
在这个年代,能有这种远见的青年并不多见。
让商凤龙对陆一鸣的评价又拔高了几分。
此后,陆一鸣又开始分析,罗镇如果想发展经济,只靠政府支持是不够的,还是要调动本地居民的主观能动性。
如今,家家户户都在搞副产,但规模不大,鸡鸭鱼肉不通过货车,直接卖给县城。
长此以往,也只是一种利润微薄的小农经济。
但如果想办法利用火车站扩大销路,罗镇说不定可以率先完成由农到商的转型,迈出人民小康的第一步。
话到这里,问题又出现了。
怎么调动本地的居民的主观能动性。
人家地种的好好的,为什么要大批搞养殖?养了如果卖不出怎么办?
商凤龙问出这个问题之前,陆一鸣早就准备好了答案。
那就是先拉动本地内需,制造出一个罗镇通往外界的前沿市场。
只要让少部分居民意识到养殖可以赚钱,其他人肯定也会跟风养殖。
如今,国家正在鼓励个体经营,周围城市的饭店肯定会如雨后春笋,到时候根本不缺乏市场。
而吃第一只螃蟹的罗镇人,必将率先迈上小康之路。
本来,如果商凤龙今天不在场,他根本没必要绕这么大圈子,之所以这么长篇大论,就是为了拔高自己在商凤龙心里的高度。
自己不可能一辈子窝在罗镇,下一步就要向县城迈进。
他只要适当地表现出自己的能力,见识,热情,不愁得不到得不到重视。
话绕了一大圈,商凤龙脸上的欣赏之色越来越浓,问出了最后一个问题。
该怎么拉动本地内需?
陆一鸣终于说出了自己的农家乐计划。
农家乐能以机械厂职工为基础,打开一个罗镇内需的口子,只要镇民的钞票开始流通,不愁经济发展的问题。
话说到这里,章惠和商凤龙都开始深思。
赵小兰一脸震惊的看着陆一鸣,没想到,他还有这么多想法;李芳菲也是脸色微红,看着这个曾经的老同学,心里有说不出的滋味。
想起舒小凡,心里竟然有了一丝嫉妒。
只有王胜利不屑一顾,吧咂着嘴道:“呵呵,绕着一大圈,原来是想开个小饭馆。”
“开个小饭馆就能拉动内需?陆一鸣,你不是脑筋太简单了?”
陆一鸣没有理他,只是看着商凤龙。
商凤龙满脑子都是陆一鸣所说的这些问题,根本没听到王胜利说什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