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汉末货币与经济浅见 (第2/2页)
曹操试图发行货币,不成功,复又以物易物。曹丕、曹睿数次恢复五铢钱,重新铸造的五铢钱较旧五铢钱偏小,也是敛财的手段之一,同样导致了通货膨胀,只有最后一次坚持下来,沿用到晋朝。因为魏国早在建安元年就实行了屯田制,虽有弊端,但体量大,扛得住。
经济和政治的发展一定程度都反映在军事上了,三者是相辅相成的。蜀国刘备和诸葛亮一段时间最好,所以声势很高,多次发动大规模战役,有胜有败。
三国后期,三国的经济以魏为最,蜀吴次之,所以后来蜀吴被灭是理所应当的事情。
其实改革币制是符合当时的社会情况的,只不过由于诸侯割据的原因,没有办法统一。
试想一下,曹魏实行五株钱,蜀汉人拿着直百钱到曹魏购买粮食,亏不亏?曹魏肯定不愿意,抵制直百钱。东吴更狠,直千钱简直是在开玩笑。
铸良币的话,中间的亏没人愿意吃,国家又不全是我的,凭什么由我来承受?
所以三家都进行了货币改革,却都不能成功。如果当时有一个统一的中央政府,这一切就都不是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