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编制调整 (第1/2页)
镇西军击败西域诸国的两百七十万联军,所付出的损失,相比战果来说,是极其微弱的。
除了在守卫栗江城的过程中,阵亡了一万八千多名厢军官兵和两万三千余名乡勇之外,最后的那场决战,镇西军只伤亡了不足两万人。
所以实力未损的镇西军,在坑杀了一百五十多万俘虏后,便挥兵攻入了蒲宛国。
蒲宛国派出了足足八十万军队,加入了西域诸国组建的这支联军。
栗江城的这一战,却只有几千名蒲宛国的骑兵,在将领达加提的率领下,逃过了镇西军的追杀。
蒲宛国虽然在表面上还拥有着超过五十万的军队,但这些军队基本上都是由刚刚征召的青壮男丁组成,老兵连十分之一都不到。
就连蒲宛国的国王都非常清楚,依靠蒲宛国自身的力量,根本不可能抵挡住梁国镇西军的入侵。
至于找西域其他国家进行支援,蒲宛国的国王知道也行不通。
栗江城外的惨败,已经把西域大部分国家的家底给打光了,唯一还能派出几十万军队的安息国,其军队又被牵制在了与西方几个国家的边境地区。
于是在镇西军攻入蒲宛国之后,蒲宛国的国王便带着王室成员和达官贵族们,直接逃离了蒲宛国。
在国王的带头下,蒲宛国的白人百姓,还有军队的军官和士兵,也纷纷逃往周边国家。
这也使得蒲宛国的各座城池,在镇西军的进攻下,几乎是望风而降。
镇西军仅仅用了不到两个月的时间,便攻陷了蒲宛国的一百七十八座城池。
而在攻打蒲宛国的同时,镇西军也开始对周边一些加入了联军的西域国家展开了清算。
当时间来到大梁历392年的三月,镇西军除了蒲宛国之外,又武力吞并掉了二十个西域小国,以及皮卢、莎夜、康居这三个西域大国。
二十个西域小国和皮卢国、莎夜国、康居国加起来,总计给镇西都护府增加了三百三十座城池。
这个时候,镇西军才愿意坐下来,跟以安息国、车师国为首的西域诸国进行停战谈判。
面对镇西军的强势,西域诸国不得不捏着鼻子,签署了一份条件极为苛刻的停战协议。
刨去已经被镇西军灭掉的国家,剩余参与联军的西域各国,都需要按照出兵的规模,向镇西都护府赔付大笔的战争赔款。
比如派出四十万军队加入了联军的车师国,就需要赔付给镇西都护府八十万斤黄金,派出十万军队加入了联军的安息国,则需要赔付给镇西都护府二十万斤黄金。
另外焉兹、尉犁、莎车、渠末、乌栗、休夜这六个西域大国,还有二十六个西域小国,以后将奉梁国为宗主国,镇西军有权在这些藩属国的境内驻扎军队。
本来孙浩还想把安息国和车师国,也变成梁国的藩属国,可惜安息国和车师国对于奉梁国为宗主国非常抗拒。
在安息国和车师国答应,把两国的战争赔款各自增加二十万斤黄金以后,两国的藩属国之议,也就没有了下文。
“嘭——”
在翡翠城镇西都护府内的一处练武场,孙浩手中的长枪与李靖手中的铁枪又一次相碰之后,孙浩不由退后了两步,然后喘着粗气对李靖说道:“今天就练到这里吧!”
虽然以孙浩如今的地位,已经很难有让他亲自上阵杀敌的机会,但孙浩对于练武却从来没有过懈怠。
就在几天前,孙浩的战力值终于突破到了90点,成为了一名“九十”级猛将。
现在的孙浩,哪怕是与任何一位“百级”猛将交手,也至少能够抵挡好几个回合。
与李靖这样战力值达到了95点的猛将交手,孙浩更是已经可以抵挡二、三十个回合而不败。
李靖把手中的铁枪,往地上一戳,然后笑着说道:“主公的武艺,这几日进步的很快。
想必主公再勤练几年枪法,我便打不过了。”
如今李靖在镇西军中的军职,为亲兵卫的郎将,孙浩的战力值达到了90点之后,这几天一直在让李靖陪着他对练。
在与安息、车师等西域诸国进行停战谈判的同时,孙浩把镇西军的编制重新调整了一下。
把镇西军的左右两卫、前后两卫、南北两卫和东西两卫,全部扩编为八旅制,兵力增加为四万人。
并且借着这次调整的机会,孙浩把镇西左卫当中那些禁军出身的将领,全部调离了镇西左卫,包括左卫原来的都统耿靖。
目前的左卫都统由卫青担任,副都统由霍去病担任,八名郎将分别由韩当、黄盖、程普、祖茂、曹仁、曹洪、李傕和郭汜担任。
镇西左卫的这八位郎将,都是孙浩从“年签系统”中新召唤出来的猛将。
在镇西军攻占蒲宛国、皮卢国、莎夜国、康居国和二十个西域小国的过程中,来自“年签系统”的将领们,为孙浩搜刮了大量白人美女。
孙浩从其中挑选出来了三十八名魅力值达到或者超过了95点的白人美女,纳为了侍妾,并且从这三十八位新侍妾的身上,得到了三十八次“年签系统”的额外签到机会。
加上大梁历392年一月一日得到的一次年签机会,让孙浩签出来了三千余名百人将和十八位猛将。
韩当(三国)、黄盖(三国)、程普(三国)、祖茂(三国)、曹仁(三国)、曹洪(三国),这六位猛将的战力值都是94点。
李傕(三国)、郭汜(三国)、李典(三国)、纪灵(三国)、徐盛(三国)、文聘(三国)、张燕(三国),这六位猛将的战力值都是93点。
廖化(三国)、马岱(三国)、武松(水浒)、鲁智深(水浒)、邓元觉(水浒)、石宝(水浒),这四位猛将的战力值都是92点。
镇西右卫都统薛仁贵,副都统吕布,八名郎将:夏侯惇、夏侯渊、周泰、魏延、史文恭、栾廷玉、卞祥、杜壆。
镇西前卫都统秦琼,副都统潘凤,八名郎将:张辽、徐晃、赵云、黄忠、鱼俱罗、韩擒虎、李典、纪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