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莹电子书www.ibingtxt.cc

字:
关灯 护眼
冰莹电子书 > 大魏读书人 > 第一百六十一章:大魏文圣报,稚童狂妄,京都炸锅

第一百六十一章:大魏文圣报,稚童狂妄,京都炸锅 (第2/2页)

“这点不错,未雨绸缪。”

陈正儒答应下来了,明日上朝会去说这件事情的。

“第二,还请陈大人明日一定要说清楚,不能低价出售,大魏文宫的财力,学生也有所耳闻,具体有多少不清楚,但用富可敌国来形容应该不夸张。”

“如若大魏文宫为了销量,免费赠送,就有些不妥了,这一点陈大人您更明白。”

许清宵如此说道。

而陈正儒听到这话后,也不由点了点头。

文报的作用,绝对不是说赚点银子那么简单,其真正的可怕,是影响力。

哪怕是不赚钱,这种东西也有极大的作用,大魏文宫每年花费海量银子,去推广大儒的作品,派一些文宫读书人去穷苦之地启蒙孩童。

为的是什么?不就是稳固读书人的地位以及大魏文宫的地位!

一份文报成本价十五文钱,而一份文报完全可以提供给十几个人甚至是更多人去看。

一千万人,也不过是一百万份文报,算起来一万五千两白银罢了。

按照一天一份,一个月四十五万两白银,一年下来也不就是五百四十万两白银。

当然如果是免费的话,估计翻个倍没问题,一年一千万两白银。

对大魏王朝来说,这有点多。

但对大魏文宫来说,或许真不算多。

毕竟文报这种东西,主要就是看前期,一旦养成用户习惯之后,那么你再慢慢回调价格,百姓也不会说什么。

价格上,许清宵必须要让陈正儒给予限制,否则的话,还是很吃力的。

倒不是打不起价格战,而是没必要,张如会的银子难道不是辛辛苦苦赚来的?

大魏文宫的银子,可当真不

是辛辛苦苦赚来的,多少人孝敬?盛世之时,大魏王朝拨款多少?

再者许清宵还要继续收购书店,并且人工劳力费都要算进去吧?

可大魏文宫呢?各大书院以及各大书店,都愿意跟大魏文宫合作啊,这威望摆在这里就没的说。

至于人力?说句不好听的话,大魏文宫的大儒,就是撰稿人,而那些读书人就是跑腿的。

为大魏文宫出力,这些读书人还会不卖命?

光这些东西,比得过吗?

比不过!

这就是资本的力量啊。

有渠道,有人脉,有资金,你想要挑战资本?你还是洗洗睡吧。

除非许清宵拉大魏王朝入股,这样的话,可以大大缓解压力,可问题是许清宵愿意吗?

真让大魏王朝入股了,人家会只要钱吗?

陛下没有来找自己,许清宵其实心里明白,不愿意因为这件事情得罪自己。

可如若自己需要大魏帮忙,站在一位皇帝的角度来看待这件事情,乐意帮忙,也希望帮忙,可帮了忙要有好处啊。

没好处谁会帮你?

你是大魏的臣子,我没直接索要你的东西已经算很好了。

你还指望王朝帮你,而你还不给王朝一点好处?

除非你是皇帝,不然的话就不要想了。

所以王朝入股,许清宵想过,但也很快否决了。

做不到。

眼下只能通过这种方式,来限制大魏文宫了。

“好!不过想要完全限制很难,大魏文宫不傻,但老夫可以设置一个幅度,成本价的三成左右,可以低价,但不得超过三成。”

陈正儒给予回答。

他可以去说,但想要完全限制大魏文宫是不可能的。

人家不蠢,有钱有渠道有人脉,为什么不利用这些东西?

为什么要跟你在同一条起跑线上?

你说人家无赖?可人家有无赖的资本啊。

你没有啊。

“劳烦陈大人了,这第三件事情也很简单,既论国事,无论如何还是要呈现六部审查。”

“否则的话,若有人存在私心,胡乱编造,影响大魏国运,所以国事这一块,许某愿意让六部审查,但大魏文宫也要如此。”

许清宵第三点至关重要。

国事的确不能乱议,因为这对陛下来说是威胁,对文武百官来说也是威胁。

你今日夸赞六部尚书,没问题!

可你明日羞辱六部尚书,该怎么办?

自己现在是大魏官员,其实就算想要抨击某个人,无论如何也要顾及颜面。

但大魏文宫不一样,他们是大儒,本身就给人一种‘弹劾’之威。

说句不好听的话,百姓对官员其实莫名也带着一种不一样的情愫。

如果自己文报写六部尚书是好的。

而大魏文宫写六部尚书居心不良。

百姓还是或多或少偏向大魏文宫,如此一来的话,对方拿这件事情做文章,那自己就麻烦了。

所以,国事这一块,必须要由六部审核。

而自己早晚会成为六部之一,甚至是大魏丞相。

至于万一有一天自己跟大魏王朝翻脸了怎么办?

大哥,都翻脸了,你还指望你的大魏文报能在大魏王朝发行?能不能醒醒别做梦了?

许清宵铸的这把剑,乃是民意之剑,锋芒无比,可这个锋芒是对外的,而对于皇帝,必须要藏住锋芒。

绝对不能露出一点寒芒出来,一旦让皇帝感觉到了危险。

你就可以等死了。

再无脑的皇帝,也不会允许王朝出现威胁自己的存在。

不管是人还是物。

所以许清宵以退为进,用这一招断绝了大魏文宫的后路,想要用这种手段搞自己?

没门!

“这个好!”

“守仁,你有这样的觉悟,老夫当真是欣慰啊。”

“说实话,你这大魏文报出来的第一时间,老夫的确有些担心,不过你能这般做,老夫放心了,你许清宵还是那个许清宵。”

随着第三个条件说出,陈正儒不由大大地松了一口气啊。

其实他和其余五部尚书都讨论过这件事情。

许清宵的文报,最大的问题就是这个‘国事版块’,国事不是普通人可以讨论的。

也不是普通人可以掌控的,若是没有朝廷掌控,你想写什么就写什么,那还不是乱套了?

现在许清宵主动交上去了,对陛下来说,对大魏王朝来说,都是一件好事啊。

“陈大人放心,由始至终,下官都没有变过,只要是为天下百姓,下官都会竭尽全力。”

许清宵如此说道。

而陈正儒点了点头,许清宵为民这是天下人都知道的事情。

“行了,该说的老夫已经说完了,守仁,你记住,我等都会竭尽全力支持你的。”

陈正儒说完此

话,便离开了房中。

而待陈正儒离开后。

许清宵也立刻跟在后面,将陈正儒送走。

等送走陈正儒后,许清宵折返身子回来,还有不少事情要处理。

接下来可是一场硬仗,不容出错啊。

只是守仁学堂当中,一群孩子正在不远处百般无聊坐着,这些都是国公府的孩子们。

许清宵让自己的学生去教他们读书,不过显然这群熊孩子对读书没有任何乐趣。

一个个显得有些目光无神,心不在焉的样子。

扫了一眼,许清宵收回了目光,他暂时还是没时间去管理这帮熊孩子。

不过这帮熊孩子倒是可以让他们做点事情。

既可以打发时间,又可以帮自己忙,只不过这事还是要等等,等几天再说吧。

“师兄,你在写什么?”

走到内堂后,许清宵发现自己的师兄正在写一些东西,显得有些神念叨叨的。

“哦,没什么。”

“对了,师弟,路子英有事先走了,说过几天就能回来,让你不要忘记修炼仙道之术。”

“不过师弟,听师兄一句劝,仙道之路不适合你,你还是把心思放在儒道上吧。”

陈星河将一本小册偷偷藏了起来。

而后告知许清宵,路子英已经离开。

“遵师兄教诲”

许清宵朝着陈星河一拜,随后入了房中。

待许清宵走后,陈星河左顾右盼,确定没什么人以后,继续拿出小册开始书写一些东西。

而小册上的书名,赫然写着‘大魏文圣陈星河’。

这是陈星河自己闲的没事随便写写的东西,现实生活中他成不了圣人,只能精神上满足一下了。

不过这玩意也只是自己看看而已,也不会拿给别人看,纯粹就是自我开心下。

就如此。

翌日。

大魏宫中。

六部尚书包括武官一脉彼此之间已经眼神交流了。

他们通过信,知晓今日要做什么,也要说什么。

果然,随着早朝第一个时辰结束后,大魏文宫便有人出来率先发难。

指责大魏文报议论朝政,影响极大,还扣上一顶顶帽子,什么祸乱江山,什么有损大魏国体等等之类的言语。

可谓是口诛笔伐。

随着大魏文宫发表言论后,六部尚书轮番开口。

大致意思很简单,大魏文报有宣广之

意,让百姓知晓国家大事,也知晓朝堂政策,方便百姓,也利于国家发展。

至于大魏文宫所言,有些欠妥,当然规范一二也是要的,不过没有那么严重。

六部尚书轮番说完之后,武官一脉也站出来了。

纷纷表态支持,认为大魏文报十分不错,否认大魏文宫的指责。

最终,女帝开口,允许大魏文报的出现,驳回了大魏文宫的请求。

而大魏文宫也没有愤怒,只是默默退了回去。

出乎意料的是,大魏文宫没有继续做文章了,一直等到朝会结束之后。

他们也没有说一句话。

不过众人明白,明日才是真正的交锋!

而就在这一日深夜。

丑时!

常规修炼之后的许清宵,惊讶地发现,自己武道依旧是没有任何一点增长,但好像.......凝聚出一条灵脉。

踏入了仙道九品。

武昌一年。

九月十日。

卯时。

依旧是早朝。

大殿上。

百官入殿。

依旧是常规的讨论国家大事。

一个时辰后。

待国事讨论完毕,大魏文宫的人,依旧是第一个出来说话了。

禀告陛下,大魏文宫已将昭文告示改为大魏文圣报,向天下读书人以及百姓发售。

同时继续弹劾大魏文报,认为大魏文报是抄袭大魏文宫的昭文告示。

请求陛下,剥夺大魏文报之称,还于大魏文宫。

此话一说,兵部尚书周严第一时间出列大骂其厚颜无耻。

然而文宫大儒可没有恼怒,反倒是有理有据地解释和争论。

到最后四部尚书站出来与其争论,甚至武官一脉也纷纷加入战场,怒斥对方的无耻。

可问题是,骂得过大儒吗?

朝堂上。

信阳侯大声质问。

“许清宵连去都没有去过几次大魏文宫,怎可能抄袭你们的东西?”

“前些日子许清宵不就去了吗?”

“而且昭文告示,又不是说去了才知道,天下读书人都知晓。”

“他许清宵聪慧是聪慧,这一点老夫承认,也正是因为他的聪慧,才会将此物改成大魏文报。”

“请陛下做主!收回大魏文报之名,还于我大魏文宫。”

后者开口,他名为张宁,乃是朱圣一脉大儒,年过花甲

,满头白发,淡然平静。

“狗贼无耻。”

“当真是文人之耻。”

“许守仁辛辛苦苦创办大魏文报,在你们口中却成了抄袭之物?尔等大儒,当真没有了廉耻之心吗?”

众人大骂,可后者根本不在乎,平静的很。

“陛下,再者许清宵何德何能,用大魏而称?又以文报而论?”

“于公,他抄我文宫之物,于私,他配不上这般之称,还望陛下明鉴。”

张宁之声再次响起。

他在这里争论了一个时辰,不管是谁辱骂他,他都没有半点怒意,而是不急不躁地请示女帝。

不管结果如何,至少满朝文武是被这个人给恶心到了。

“陛下!我等认为,张宁所言,完全是无稽之谈,还望陛下明鉴!”

“是啊,还望陛下明鉴!”

众人开口。

他们不想吵了,这实在是太气人了。

可就在此时,女帝的声音响起了。

“许守仁乃大魏户部侍郎,自有资格冠以大魏二字,他身为大儒,也有资格以文报而称!”

“至于抄袭之事,根本就是无稽之谈,荒谬之言。”

“朕,允大魏文宫创建新报,但需好好三思其名。”

女帝开口了。

她一番话,也算是表态。

身为女帝,她不能把话说的太难听。

但能说到这个份上,已经算是很生气了。

不过她也答应大魏文宫创办新报,只是这个名字还是要改一改。

大魏文圣报?纯粹就是恶心许清宵。

她看得出来,自然也要打压打压了。

此话一说,张宁依旧显得平静,没有说话,但也没有否决。

可就在此时,陈正儒开口了。

他站了出来,将许清宵三个条件说出,不过并没有说这是许清宵的条件,而是说成自己的意思。

尤其是最后一条。

当他说完后,张宁脸色这才微微一变。

而其余人也不由露出惊讶之色。

并且陈正儒特意强调一句。

“此事,臣已经与守仁谈好,许守仁也全部答应,就不知道张儒答不答应了,若是不答应的话,臣坚决不同意大魏文宫创办新报。”

陈正儒这番话斩钉截铁。

此话一说,女帝的目光落在了张宁身上。

其余人的目光,也尽数落在了张宁身上了。

过了大概半刻钟。

张宁的声音响起了。

“既然许清宵答应了,大魏文宫岂能不应?”

张宁开口,但他心情却不怎么好。

“好!”

“此事,就这么定了。”

“退朝!”

最终,随着一句退朝,此事告终。

而就在当日。

大魏文宫宣布,明日卯时,将发行第一期大魏文圣报。

许清宵的大魏文报,则是在后日发行第二期。

他们没有改名字,依旧用文圣二字。

毕竟女帝只是让他们三思,又不是说一定要改。

这也是大魏文宫的态度。

对于第一期,大魏文宫充满着期待。

而京都上下也都知道了此事,民间骂声一片,都是说大魏文宫无耻至极。

但大部分的读书人还是支持大魏文宫。

一时之间,京都再一次沸腾起来了,只是这一次不一样。

是文人之间的一种交锋!

世人期待。

到底是大魏文宫强。

还是许清宵强了。

就如此。

一直到了翌日卯时。

天还未亮。

京都各大书院,就已经排起了长龙般的队伍。

终于。

卯时一过。

一份份大魏新圣报开售了。

而新圣报最大的一行字,便引爆了京都。

【稚童狂妄】

这四个字。

没有人会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大魏文宫,算是贴脸骂了。

态度极其强硬,但做法也十分下作。

不过不管如何。

卯时一过。

大魏京都的的确确炸锅了。

7017k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