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武术存在的意义 (第2/2页)
“不管是任何的招式,都需要速度和力量。若是没有力量,那来的速度呢?一个小孩对付一个成年人,不管你技术再好,力量的过大差距,也不是技术能够弥补的。碰到这种情况,我的建议是直接跑或者喊救命更直接一点,这才是属于弱者的求生方法。武术本来就是用来反抗的东西,是弱者反抗强者的武器。
它的诞生,就是为了让人类变得更加强大,反抗比自己更强的强者。它代表的是人类的不屈。在你认为武术是弱者从强者手里存活下来的手段是,你追求武道的路就已经走岔了。武术的初衷就是反抗,对天敌的反抗,对强者的反抗,对命运的反抗。它代表了人类反抗的精神。
力量弱可以训练,技巧不够也可以训练。而技本身就是辅助力的技巧,让力量变得更大的一种技巧。你不过是从一个极端走到了另外一个极端。谁也没有说过,力与技不能够共存。
孤阴不生,独阳不长。”
听到这番话的郭海皇愣在了原地。
他一片混沌的脑中,忽然明悟的什么,却又没有抓住。
临走时,林墨还给郭海皇留下了一段话。
“郭海皇,你代表着的是华夏武术的脸面,一举一动都代表了华夏的武术。做事的时候,好好的考虑清楚,自己这么做会带来怎样的后果。”
若是说的这么明白了,老郭还选择在擂台装死,林墨会让他永远的长眠。
郭海皇活到这个年纪,本身已经成为了华夏武术的象征。
他败了,就代表了中华武术败了,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他改变了华夏武术的定义。
华夏先人们,一生都在抗争,与天地抗争,与野兽抗争,与命运抗争。从一个最弱小的食物链低端,一路抗争到了食物链的顶点。
你可以失败,带不能失了那颗抗争的心。
武术是弱者对抗强者的招式,同样也是蕴含了弱者对强者反抗的象征意义。
老郭这一装死,直接将武术的定义成扛着变为了“弱者对强者求生的手段”,将人类从食物链的顶点又拉回到了食物链的最底层,从未那些靠着装死求生的家伙。
这一瞬间,剪断的辫子又在心里长了出来。
什么“装死骗过了强者”是武术的胜利,华夏的先人们从来都是站着死,没有跪着生的!
当所有人自欺欺人都认为这是对的时候,那断掉的辫子也在无形中重新长了出来。
若是厮杀,老郭装死没有问题,只要能够反杀了对手就行。
厮杀不讲究什么光明正大,遵守武德,只讲究结果。胜者为王。可这是代表了华夏武术的比赛!他代表了整个华夏武术颜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