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2章 怀柔长孙无忌 (第1/2页)
“大唐贡士之法,多循隋制。”李渊建唐以后不久,武德四年便开科取士,自此,拉开了唐代科举史多姿多彩的画卷。
在唐代,考试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两类。每年分期举行的考试称常科,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称制科。
常科考试的科目一般分为: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书、明算等六科。
其中秀才科被时人称为“尤异之科”,它是唐代六门常科中最早设立、历史最为悠久、法定地位最为崇高的科目。
但因为秀才科的难度太大,要求极高,所以应试者寥寥无几,唐高宗永徽年间就被废除了。
剩下的五门科目里,以进士和明经两科最为重要,参加这两科考试的考生也是最多的。
唐初期,明经科高于进士科...和以前历代的选人制度相比,通过科举制选拔人才无疑是一大进步,为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发展网罗了诸多人才。
但是,随着唐朝政治的不断更替变化,科举制所发挥的作用也受到了影响,产生了一些弊端。
如唐代科举中试不仅名额少,在制度上存在明显缺陷,考试的程序也不够完善等。
并且很快,科举逐渐演变成世族门阀维持自己门第的手段,在科举过程中出现了贿赂、舞弊等腐败现象。
考生不惜弄虚作假、贿赂考官,使得中举者的能力和素质大幅度下降,而许多真正的有识之才、名人、杰士却遭受排挤。
首先便是纳省卷和行卷。纳省卷即举子将平时所作诗文卷轴向尚书省所在官府,即礼部交纳,所以称为纳省卷,又称为“公卷”。
而举子向一些达官贵人私自呈送的诗文称为“行卷”。
唐代进士科还允许“公荐”和“通榜”,即允许人们向主考官推荐优秀人才。
应进士科举者将自己的文学创作择优编成文卷,投献给达官贵人或文坛名人以求得他们的赏识和推荐,从而提高知名度和及第机会。
这种行卷风尚在盛唐以后非常流行,但是,随之而来也出现了很多问题。
其一是走后门现象,依靠权势求取科第的做法大行其道,成为众所周知的秘密,“公荐”实际上变成了“私荐”,凭借个人喜好和交情,以及考生所贿赂的银两多少来推荐人才。
其二是考生呈送的诗文作品有许多是请他人代写,还有的剽窃盗取,在别人的文章上修修改改,所以很多都并非他们自身水平。
如此,一些豪门权贵的不学无术的子弟,想要通过科举,便极其容。
针对这些问题,李佑和自己的智囊们商议了几个时辰,最终得到了几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内容,第一就是糊名制...所谓的糊名制就是将所有考生的名字都掩盖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