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好无聊 (第1/2页)
草木精怪本就无心,是以妖气最淡,但要体悟七情六欲也最困难,胭脂铺的那位小姐也算是瞎了眼,爱上一个没心的妖怪。
彼时!
正是鸿蒙之初,天地灵气厚若实质,太阳元气氤氲交错,世间万物精灵,皆可吸天地之灵气,得灵魄,成仙身。
灵兮生于瑶池畔,吸晨夕、饮朝露,三千年花开,再三千年结果,更得少帝以凤羽之翎,化为梅魄,终是幻化人形,修成仙身。
像草木精灵这种跳出红尘之外的漠然,好像一种接近大自然的无情,若草木山石,流风缺月。
草木本无心,风月不关情。
不过这看在修行者的眼中看来,便已经成了破出红尘的仙人气质!
而人所以比其他众生尊贵,甚至比天上的神仙尊贵,乃在于人可以觉悟、守戒、修行、走上清净之路,如果一个人到这世界上一点也不知道觉悟就死去,就有如从未开放的玫瑰就枯萎了一样。
一念心清净,处处莲花开,
一叶一世界,一花有大千。
无限掌中置,刹那成永恒,
一粒沙里藏着一个世界。
一滴水里拥有一片海洋,
所有的树叶并没有不同。
也许整个大地是一朵花!
在我们一念觉悟、一念清净、一念柔软、一念芬芳、一念恩泽等等。
心转动的时候,心也就穿越贪瞋痴慢疑欲望的水面,在光明的晨光中开启了。
修行人对待自我的无明,并不是斩断无明,而是在无明的冰火中,冶炼出般若慧水。
活得开心与否,便是这智慧中的觉醒与体悟。
然而!
正如此刻的小半仙,又该怎样平复一颗不安的心?
拿是拿得起这红尘,放得下的便是看破了尘缘的仙圣。
而小半仙,只是这花香茶影里的烦恼俗人,空有一腔如水般百转千回的心境。
人到无求品自高!
无求即是无欲,小半仙若能无欲,品格自然高尚,而苦恼也会消散。
但能够做到无欲无求的人,又岂是等闲之辈至目前的少小半仙是做不到。
在风尘弥漫的人世间修炼,有人痴迷惊艳华丽的风景,有人独恋似曾相识的旧物。
人心似海,该用什么来填满,平凡的物质或是精神,真的足够吗?
小半仙的万般执念,皆因有情,刻意遗忘,不意味着未曾拥有。
何时放下,便何时消除烦恼?
每个人都有一颗禅心,但终要经历无尽的劫难,方能好好地走过这一生。
带一颗从容的心修行,可见山水,可见众生。
“为什么草木无心,也能自然地生长、开花、结果,有心的人反而不能那么无忧地过日子?”
小半仙曾经问过师祖半仙问天这个问题。
“你非草木,怎么知道草木是无心的呢?你说人有心,人的心又在哪里呢?假若草木真是无心,人如果达到无心的境界,当然可以无忧地过日子。”
然而小半仙的师祖却反用这样一句话来问小半仙。
世人总是将各种的劫难,各种的坎坷不平,都归于因果,归于轮回,红尘三千皆烦恼,尘缘逝去空寂廖。
仿佛今生的劫,便是前世种下的因,其中的玄机,只有参透了天意,也才会将一段风平浪静的尘缘找回。
同样的,修行人在对待山川草木时,是不轻贱一片地、一根草、一朵花、一棵树,那是因为大地无不是法界,法界中无不是我们自性的流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