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开荒造田惊世骇俗 (第2/2页)
有时候龙玉荣想从于昭湘手里要回她的儿子自己抱,于昭湘睬都不睬。于昭湘身好像长满了瘆人毛,一向自视甚高的龙玉荣见了于昭湘好像低了好几头,不敢对其高声说话。
龙玉荣在家这些日子早已经听说于昭湘的奇闻轶事,知道她这个小叔子绝对是个“青头皮”,把他惹火了什么事都能干得出来,所以向他要回自己的孩子时,她尽量低声下气。尽管如此,她还是经常吃到于昭湘的白眼。有时候即使于昭湘想把孩子还给她,但是小家伙却猴在叔叔身不乐意跟她。
更可气的是,儿子不仅长相与于昭湘惊人地相似,神情更是随得惟妙惟肖——白眼向人,活脱脱又一个于昭湘!
在没有别人在场的时候,于昭楚和于昭湘开玩笑说:“老三,我统共就这一个孩子,却好像是给你养的!”——龙玉荣生儿子的时候出了点问题导致以后不能生育了。
背地里,龙玉荣对于昭楚抱怨:“自己不能生养,拿着咱的孩子解馋。”于昭楚安慰她道:“老三稀罕咱们的孩子有什么不好,你看大哥的两个孩子跟着爹娘和老三,一个个长得跟碌碡似的结结实实!”
参与分家的一干人在于广源后院客厅里坐好,于广源、于孟两姓的族长、李百顺、写约人以及本家的两个老成人团团围坐在一张大八仙桌边商量分家事务,于昭秦弟兄三个——确切地说是两个——在旁边一边为他们添茶,一边听他们商量。
分家的方案很快就定下来了,于姓族长向他们弟兄三个介绍了几个人共同商量的办法:土地一共三百二十五亩,把现在没有租出去的一百二十五亩地交给于昭湘种植,其中二十五亩的收入归于广源夫妇所得,其他的二百亩按地的优劣搭配好了平均分给老大老二,让他们享受每年的租子;所有的家具、农具都归广源夫妇所有,等他们老俩归天之后再行分配;因为老三种着地,牲口归老三所有,但是老三需要把牲口作价,拿出三分之二的钱分给老大老二;正房前后三套,老三分得最前面,往后依次是老二、老大,于广源暂住老二的房子;场院属于于广源,等广源夫妻百年之后再行处理;三千块大洋由弟兄三个平均分了……
于姓族长光是介绍分家方案就说了半个时辰,说完之后征求哥仨的意见,三个人都说没意见。
但是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是一个暂时性的方案,更是一个破绽百出的方案。
这种分法对于老三于昭湘来说是极为偏向的,李百顺是弟兄三个的亲娘舅不假,但同时又是于昭湘的岳父,他怕这种分家方法传出去怕邻里百家笑话。在商量方案的时候就对于广源提出这种分法的不合理性,但是于广源坚持说这样就行。现在哥仨都说没意见,李百顺终于松了一口气。
在众人的公证下,于广源把家分好了。
看着儿子们一个个在分家协约写下自己的名字,于广源对于昭湘说:“三,现在你成家过日子了,人的名树的影,你的所作所为从今与爹娘无关。我和你娘不再种地,也不好意思再麻烦你媳妇侍前侍后了,所以我俩同你们分开吃饭,老大的孩子跟着我俩吃住,与你没有关系……俗话说富不过三代,我们于家到你这一世正好三代富有了,千万不要应了这句古话啊!”接着又嘱咐昭秦昭楚要好好做人,别给父母丢脸,别给祖宗抹黑。
尽管龙玉荣肚子里对这样分法有满肚子的意见,但是在凤鸣村,她就像游进浅滩的龙、落在平川的虎,有劲使不出来。
第二天,老大老二全家就都回到了省城,坐在火车,龙玉荣不停地发牢骚,想引起于昭秦和商兰芝的共鸣,但是他们俩只字不提分家的事情。
老大老二一回省城,于广源就和小儿子分灶而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