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趁此身未老 (第1/2页)
鼓浪屿的一夜一日。
仿佛是岛外的一生一世。
而今,鼓浪屿,虽是脂粉气浓烈,却仍旧风情万种。昔年的小家碧玉,落进时光里,总要沧桑,并日渐老去。“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最好的结局便是,仍有人对她恋慕痴迷,并从老旧的尘埃里看见她昔日的纯净和朝气。
大约是在宋末元初之时,有一李姓男子,打鱼为生。不知因何缘故,某日,他乘船漂流远行,行至一处荒岛。如入桃花源,只见此岛花繁柳绿,鸟鸣如歌,遂起恋慕之心。想着,若是能在此处,携爱人孤静长居,实在是件好浪漫的事。
他们盖一间小屋,打鱼种地,养禽喂猪,莳花种树,春耕秋拾。后来,又有旁人闯入,偌大一个岛屿,也是无法占地为王,唯能与之共享了。时日长久,来此小岛的男女渔民愈来愈多。到了明朝,郑成功收复台湾之时,以此岛为据点练兵扎营,使之扬名。
于是,又有了黄姓人家,洪姓人家。
再后来,又迁来叶家、陈家。
昔日,一个海水寂寥的小岛,日渐热闹起来。原本好平静的一个世外桃源,寂静终被打破,有了人烟。一块朴素美极的土地上,开始笼罩着人畜生机与俗尘烟火。彼时,因岛屿之轮廓近似圆形,它便被叫做“圆沙洲”或是“圆洲仔”。
“那时,手提、肩挑、走街串巷的小商贩声调不一,此起彼伏的吆喝,成了热闹的点缀:凌晨,有卖油条、豆花、豆奶、碗糕粿、豆包仔粿、煎糕、炸枣、面包、鸡蛋的……日里,有卖瓷碗、笊篱、竹刷、烘炉扇……也有补鼎、补锅、补面桶的……夜里,自有卖烧肉粽、芋包、鱼丸汤、扁食汤的……”
旧时热闹大约也就如书里所写这般了。
鸦片战争之后,岛上又来了洋人。与黑眼睛黄皮肤的中国人不同,他们长着碧眼金,高挺的鼻梁与身型看着总要凶悍几分。岁月迁变,来去的人族日渐喧嚣,连异族的人也要踏破铁蹄,在此处留下一些痕迹。
伴随洋人而来的西方教会为展信众,先后在岛上筑造了大小教堂数十座。又建有宗教书店、医院和教会学校等。
而今的鼓浪屿日光幼儿园的前身--怀德幼稚园,创建于1898年,清光绪二十四年,是中国最早的幼儿园。彼时,鼓浪屿的学校众多。包括:幼儿园、小学、中学、师范,以及各色宗教学校。药店、米店也是多不胜数。霎时,仿佛果真使小岛民众走出了封建社会,一派繁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