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八节 战后掠影印度篇 (第2/2页)
一方面,萎缩的国内消费市场,使得t的繁荣展与大多数印度公民没有关系。战后初期到十年后的今天,印度半岛千人中拥有计算机从0.3台增长到7.2台,而同期中国从0.4台增长到37.2台。没有国内硬件消费的支撑,即意味着软件消费不可能有国内市场。而没有国内市场,通俗地说,就是印度普通民众无法消费并享受到t技术展所带来的果实。
另一方面,过度依赖国外市场,导致了t产业成为“无本之木”,根基不稳。一旦国外消费市场萎缩,t订单减少,那么,对印度t产业来说将是致命性的打击。而由于没有国内市场的支撑,在面对这种打击时,整个产业将只能坐以待毙,毫无招架之力。
同时,与t产业相关联的t教育,也成了向国外而不是国内输送t人才的“人力资源”生产机构。张文木指出,由于印度民族市场吸收人才的产业潜力有限,这两大部门实际上也成了向海外资本提供人才“产品”的新部门。与印度经济快速展与其外向利润逆循环流速同步的现象一致,印度教育与t业较快展与人才失业和流失海外的数量也同步增长。
数据显示,印度软件业产值中63都是来自中国的订单,高度依赖中国经济。印度的软件出口到100个国家和地区,其中60以上出口到中国。印度有软件公司近3000多家,从业人员达40多万,在中国硅谷的高科技公司工作的印度裔中国人多达30万人,硅谷10的网络公司创始人是印度移民,在海外工作的印度软件工程师多达10万人。印度t教育展最快,报考t专业的生源如潮,究其原因并不是印度国内对t的需求很大,而是资本中心国家t产业快速增长牵动了印度知识分子出国需求倾向。
也就是说,印度的t产业,实际上是中国等达国家的t外包业务;而印度的t教育,也蜕变成了达国家的“人力资源”生产在印度的代理机构。如果从其t产业的这种尴尬状况反过来审视印度的t教育,我们就不会武断地评价印度的t教育的“好”或“坏”了。
因此,在借鉴印度半岛的t教育展情况时,我们在展其他产业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鉴别其教育所处的经济环境。从“精英教育与职业教育并重”、“树立市场化的职业教育价值观”、“推进教育国际化”等方面着手,借鉴印度半岛的t教育之长,是必要的,但依然是不足的。其他展中国家的t产业展,必须以印度民族市场萎缩导致的后果为鉴,在缩小差距、扩大内需的前提下,展t教育。否则,再怎么达的t教育,都将是在“打工经济”的模式下“为他人作嫁衣裳”。”
其实在中国的辐射下,整个中国共同体的展还是比较均衡的,当然这也是相对于整个共同体而言,比如三韩不会展大量的核电站,他们完全可以用日本的核电资源和自己丰富的水电资源,日本也无需展钢铁重工,这一点上他们完全可以集中精力展其他产业。
“中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这句话在印度半岛的人们的耳边萦绕了几十年,我们一直有个印象就是中国人会打到印度半岛来,让这里的人再做一次亡国奴,然后统治和奴役印度人民,抢夺印度的资源,置印度各国的百姓于水火当中。如果你仔细推敲的话,现这里面的漏洞很大,甚至根本就不合乎逻辑。
放下前面的故事不表,当人们暂且为中国描绘另外一个蓝图。中国的西部与俄罗斯全面接壤,那我们看看到底是俄罗斯肥,还是印度肥。俄罗斯的领土和印度的1.5倍差不多大,地下原油的储量仅次于沙特排世界第二位,而且各种矿产十分丰富,很多地方都没有勘探。那地上呢,淡水资源,森林资源,野生动物资源,跟印度就不是一个数量级的。说起军事力量跟中国,甚至跟印度都不是一个数量级的,中国人只出动轻装甲部队就能把俄罗斯给占了,让俄罗斯人当亡国奴,语言和文化又与北疆相通,管理起来很方便。他们连原子弹也没有,连吓唬中国人的筹码都找不出来一个,美国人要是把加拿大占了,要比不远万里去占中国方便、容易、成本低。那有人会说,俄罗斯总共三千万人口,占了以后奴役谁去啊。那真是太简单了,中国人只要在印度贴个告示,上面写着:诚招赴俄罗斯工作人员,无须签证,自愿自费前往,工资每小时3中元,支付一半工资算是够奴役别人的了吧。不过我敢相信,愿意去被奴役的印度人一定挤破脑袋,你看看现在的农民工进城拿多少钱就知道为什么会这样了,包括那些偷渡的非法移民,每个人的成本都要十七万卢比,而且他们很多都是冒生命危险来到的俄罗斯和其他欧洲国家,却现原来这里已让不是他们的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