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有时无声胜有声 (第2/2页)
于是,在众人惊讶的目光中,罗斯福摇摇晃晃地挣扎着,从椅上缓缓地站了起来。然后他满脸痛苦却倔强地坚持站着,默默地看着周围的人,一言不。
全国的电视观众都看到这一画面,他们感动了,是呀,有什么困难是不能克服的?于是,国会很快做出决议:对日宣战。
有些人说话态度很积极,但表意见时不免有些偏颇,令人难以接受,若直截了当地驳回,又易挫伤其积极性,循循诱导又费时,精力也不允许,最好的办法便是毫无表情的缄默。他说什么,你尽管听,“嗯”、“啊”……什么也不说,等他说够了,告辞了,再用适当的不带任何观点的中性词和他告别:“好吧!”或“你再想想。”别的什么也不说。这样,他回去后定然要竭思尽虑,对你的缄默反省:今天谈得对不对?对方为什么不表态?错在哪里?也许他会向别人请教,或许自己悟出原因。
沉默是金并不是说人应该闭口不言,而是要言默得当,当说则说,不当说则三缄其口。懂得说话艺术的人非常明了这一点,真正做到了言默自在心头。这是因为他们掌握以下四条原则:
(1)该说的对象便说,不该说的对象则不说。如有需要求人之事,遇到肯热心帮忙的人则说,否则便不能说;有些事遇到有性格沉稳之人可以说,遇上是非多端的人则不能说;对于性格腼腆的人不要乱开玩笑;对于有生理缺陷的人不要涉及相关的话题;对于妨忌心强的人不要谈论自己和别人的成就;对于异性不要有容易引起误会的措词。
(2)该说的事情便说,不该说的事情则不说。可以谈众所周知之事,不能谈别人的隐私;背后可以谈别人的优点,不可谈别人的过错;可以谈既成的事实,不可空谈今后的打算;可以谈对方感兴趣的事,不可谈对方忌讳的事。
(3)该说的时候便说,不该说的时候则不说。在对方心情舒畅时可以谈求助之事,在对方心烦意乱时则不谈;在对方情绪低落时可以谈令对方振作之事,遇对方兴致很高时不可谈令对方扫兴之事;在对方喜庆的日子不谈不吉利之事,在对方哀伤的时候不谈惹人欢笑之事。
篇末点睛:
说话似乎只是声音的艺术,其实它综合了情感、场景、肢体动作等诸多因素。无声,让情感和肢体动作挥主体作用,让它们来说出你要说的一切,这也是说话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