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有了矛盾不把话说绝 (第2/2页)
售货员如果直白地揭穿顾客的“伎俩”,再强硬地驳回对方的要求,就等于在大庭广众下把话说绝了,换来的只会是一场尴尬和不欢而散。现实生活中,人们普遍存在着吃软不吃硬的心态。特别是性格刚烈的人,如果你说话“硬”的话,他也可能比你更硬;你如果来“软”的,对方倒会于心不忍,也就有话好好说了。
有的人会说,生这个矛盾,我就打算和他绝交了,把话说绝了又怎么样。真是这样吗?要知道,暂时分手并不等于绝交。
友好分手还会为日后可能出现的合好埋下伏笔。有时朋友间分手绝交并非是彼此感情的彻底泯灭,而是因一时误会造成的。如果大家采取友好分手的方式,不把话说绝,那么,有朝一日误会解除了,很可能破镜重圆,使友谊的种子重新开放出绚丽的花朵。在这方面不乏其例。
17世纪初,丹麦天文学家弟谷?布拉赫和德国的开普勒共同研究天文学,两个人建立了亲密的友谊。后来,由于开普勒误听妻子的挑唆,丢下研究课题,离开了弟谷。然而弟谷并没有因此而指责开普勒,还宽大为怀,写信作解释。不久,开普勒终于明白自己误听谗言,十分惭愧,写信向弟谷道歉,并回到已病重的弟谷身边。两个人言归于好,再度合作,终于出版了《鲁道夫星表》,他们的名字得以载入科学史册。
从这个事例可以看出,他们所以能恢复友谊并共同做出成就,是与当时采取友好分手方式有直接关系的。所以说,不把话说绝实在是一种交际美德,值得提倡。
有的人不明白这个道理,他们一和别人生矛盾时就取下策而用之,与人反目为仇,谩骂指责,把话说得很绝以解心头之恨。这样做痛快倒也痛快,但他们没想到,在把别人骂得狗血喷头的同时,也就暴露了自己人格上的缺陷。人们会从这样的情景中看到,他对别人居然如此刻薄,如此不留情面,如此翻脸不认人。
篇末点睛:
在与人生矛盾时不说绝话,能体现一个人的宽容大度和高尚品格。在正常情况下,人们的度量大小是很难表现得出来的。而当与别人生了矛盾,使你难以容忍的时候,能否容人,那就看得一清二楚了。这时只有那些思想品格高尚的人,才会保持理智头脑,做出宽容的姿态,不把话说绝避免伤害结局。友好解决能使两颗本已很不痛快的心免受进一步的伤害,也可以说这是留给别人的真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