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尴尬时刻替领导打圆场 (第2/2页)
当了领导的人,一般都比普通人更注重面子,尤其是下属在场的时候。如果在公众场合碰到了尴尬,是十分令人沮丧的事情。这时作为下属,就应当站出来,替他打个圆场,来缓和这种尴尬,让自己在领导心中有更好的印象。
某公司部门经理田某由于办事不力,受到公司总经理的指责,总经理扣了他们部门所有员工的奖金。这样一来,大家很不满,认为田经理办事不当,造成的责任却由大家来承担,所以一时间怨气冲天。田某也身处困境难以自拔,田某的秘书小胡心里也颇不好受。
这时,秘书小胡站出来对大家说:“其实田经理在受到批评的时候还在为大家据理力争呢,要求总经理只处分他自己而不要扣大家的奖金。”
听到这些,大家对田经理的气消了一半儿,但还是有些忿忿不平。小胡接着说:
“田经理从总经理那里回来后很难过,表示下个月一定要想办法补回奖金,把大家的损失通过别的方法补回来。其实这次失误除田经理的责任外,我们也有责任。请大家体谅田经理的难处,齐心协力,把公司业务搞好。”
小胡的调解工作获得了很大的成功。按说这并不是秘书的分内之事,而小胡的做法使田某如释重负,心情豁然开朗。接着田某推出了一系列方案,激了大家的工作热情,很快使大家的不良情绪得到了化解。小胡在这个过程中的作用是不可小视的,田某当然会对她另眼相看。
领导喜欢的是能为自己排忧解难、出谋划策的人,不是见事就躲、不替领导打圆场,甚至把尴尬境地硬推给领导的人。
例如,某饮食公司因产品质量问题,引起社会公众的投诉。电视台记者到该饮食公司采访时,最先碰到经理助理。他怕承担责任,就对记者说: “我们经理正在办公室,你们有什么事直接去问他吧!”这下可好,记者闯进经理办公室,把经理逮个正着,经理想躲也躲不开了,又毫无心理准备,只好硬着头皮接受了采访。事后,经理得知助理不仅未提前给自己报信,还把责任推给自己,很生气,很快就把他炒鱿鱼了。
这个教训值得我们深思:记者因产品质量问题采访,这本身就不是件光彩的事。此时,领导最需要下属挺身而出,甘当马前卒,替自己演好这场“双簧”戏。下属除应该实事求是地讲明问题的原因外,还应该维护领导的面子,替领导分忧,而不该把事情全推到经理一人身上了事。事情做好了,领导心里有数,但不一定有什么明确的表扬;如果下属粗心或不看眼神而把领导弄得很尴尬,领导肯定会在事后火。
篇末点睛:
领导平时习惯了前呼后拥、一贯正确,真要碰上什么尴尬场面,那丢脸的感觉只会比常人更强烈而不会更麻木。作为下属,在这个时候替领导打个圆场,是份内之中,也会让领导更加喜欢你。而如果一难六二五,让领导独自承担这种尴尬,以后可就有好果子吃了。一念之间差别如此之大,还用说更多道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