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间隙:文明与价值观 (第1/2页)
和平国际社会的理念可追溯至1795年,伊曼努尔·康德在该年出版的《永久和平论》一书中,提出议制政府与世界联邦的构想。
之后欧洲协调组织在拿破仑战争后开始展,也是在这时期促进了国际法律(包括日内瓦公约及海牙公约)的展,亦为国际法中的人道主义定下了标准。
到了1889年,英国和平主义者威廉·兰德尔·克里默及法国和平主义者弗雷德里克·帕西成立国际国会联盟,也被称之为各国议会联盟。其使命是鼓励各政府以和平手法去解决国际争论,年度会议则协助政府精简国际仲裁的程序。
其架构内包含一个议会,后来国际联盟就是在这个议会的框架上搭建起来的。
在国联存在的26年中,也曾协助调解某些国际争端和处理某些国际问题。
在很多人眼中,国联一度被视为人类未来的希望,可惜国联缺乏独立军队武力,行事受制于某些强力国家,这一点在制裁某些国家的时候尤为明显,缺乏执行决议的强制力让国联并未能挥其应有的作用。
而现在,很多反战的和平人士,在接到请柬后从世界各地赶赴北京,参加在华夏举行的反战大会。
北京人民大会堂,来自世界各地的受邀人士齐聚一堂,这里面有知名科学家,有力主和平的宗教人士还有来自各国的工会代表,此外还有一些共产国际的革命人士参与了此次会议。
茅闰看着台下一张张熟悉的、不熟悉的面孔,缓缓开口,“翻开过去几千年的历史就会现,在名为人类历史的史书中,几乎每一页都浸满着鲜血。”
华夏提供的同步翻译器,让来自不同国家的人们能清楚知道茅闰话语中所表达的意思。
“宗教之间、民族之间、国家之间,战争无休无止。”
来自梵蒂冈的教士下意识的在胸前画了个十字。
“当我历经厮杀站在同类倒下的尸体前,低头看着我沾满鲜血的双手时,我不禁思考,战斗的意义究竟是什么?人类祖先从大自然的食物链中挣脱出来,在各种威胁下艰难的展至今所诞生的伟大文明,难道只是为了让后代们彼此杀戮不休吗?”
“就在此刻,世界大战依然在继续,战场遍及全球无数人流离失所。”
“我看到尊严被践踏,我看到生命被屠戮,我看到成年人死于战场而儿童饱受饥饿!”
“人类正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一边是无休无止的内斗,那是代表毁灭的深渊;而另一边是抛弃成见的团结,那是没有阶级、没有战争、没有杀戮的和平未来!”
“愿人类文明之光永存!”
——————————————————
茅闰表讲话的时候,陈长明就坐在人民大会堂不起眼的角落里,身边坐着陈青云(HX-1号行政区执政官)和方建国(HX-3号行政区执政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