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龙韬——效军事组织之明 (5) (第1/2页)
太公说:“身为将帅,能冬天不穿皮衣,夏天不用扇子,雨天不张伞篷,这样的将帅叫做礼将;将帅不能以身作则,就不会体会到士卒的冷暖。翻越险阻关隘,通过泥泞道路,将帅必先下车马步行,这样的将帅叫做力将;将帅不身体力行,就不会体会到士卒的劳苦。军队宿营就绪,将帅才进入自己的军帐,军队的饭菜做好,将帅才开始就餐。军队没有举火照明,将帅也不举火照明,这样的将帅叫做止欲将;将帅不能克制自己,就不能体会士卒的饥饱。将帅能同士卒同寒暑,共劳苦,同饥饱,那么全军官兵听到前进的号令就欢喜,听到停止的号令就愤怒。攻打高深的城池时,乱箭和石头纷纷落下,但是士兵仍然会争先恐后地攀登。进行野战时,兵器一交锋,士兵就争先恐后地冲上去。士兵不是喜欢受死和重伤,而是他们的将领很清楚他们的冷暖和饥饱,了解他们的劳苦,因此深受感动而愿意尽力报效国家。”
想要带兵打仗的时候鼓舞士兵的士气,将帅在平时就要以身作则。本篇提出了“将有三胜”的方法,即将领要做“礼将”“力将”“止欲将”。其实这“三将”就是强调作为将领要以身作则,与下级士兵同甘苦,共患难,这样士兵就会心甘情愿地为将帅抛头颅,洒热血,做到“闻鼓声而喜,闻金声而怒”“士争先登”“士争先赴”,自觉地为国效命。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将帅只要能够身体力行,以身作则,就能够激起高涨的士气,毕竟很多人还是愿意为一个体恤自己、关心自己的人去做事情的。南宋将领李庭芝就非常体恤自己的士兵,因而他的士兵都十分爱戴他。
李庭芝自幼耳濡目染其祖辈的忠义之举,当国家面临危难之际,便毅然投笔从戎,转战南北。公元1259年,李庭芝奉命管理扬州。他初到扬州的时候,那里刚刚遭遇了战火之灾,再加上连年不断的战争,城中到处是断壁残垣,十分凄凉。人们根本无法安定,面对这种情形,为了尽快恢复经济,李庭芝下令免除扬州百姓所欠的全部赋税,同时借钱给当地老百姓重建家园,待百姓居舍建成后,又免除其贷款。这样,只用了一年左右的时间,当地百姓与官兵就都有了居室。
治理扬州期间,遇到辖区内有水旱之灾时,李庭芝就命令放库存的官粟,如果不足,就拿出自己的积蓄赈济灾民。扬州百姓感激至极,交口称赞,奉他如父母。刘粲从淮南入朝,理宗(当时的皇帝)向他询问淮南之事。他回答说:“李庭芝老成持重,军民安定。如今边尘不惊,百事俱兴,全是陛下用人得当的结果。”
公元1267年,忽必烈决定进攻襄阳和樊城,命令征南都元帅阿术与刘整共同负责指挥。忽必烈的军队来势汹汹,一路上攻占了许多城镇。而南宋统治集团的一些官员却闭目塞听,对皇帝也封锁了消息。公元1268年,南宋朝廷得知事情的严重性,不断派兵支援襄阳、樊城二城,但总是不得力。当时蒙军主攻的城市是襄阳,他们认为襄阳破,则与其唇齿相依的樊城就会不攻自破。听到这个消息,李庭芝就去支援襄阳,颇为尽力。咸淳八年,襄阳已被围困了五年,但援兵还迟迟不至,而离其比较近的官员又竭力拒守,城中物资供给已经十分困难。就这样,外无援军,内无粮草,元军很快便攻破了襄阳。
攻破襄阳以后,元军乘胜追击,大举进攻两淮和四川。不久,元军包围了扬州,两淮安抚制置使印应雷暴死,朝廷立即起用李庭芝制置两淮。为了能够集中力量应付淮东局势,李庭芝请求分配夏贵负责淮西。咸淳十年十二月,元军攻破鄂州,度宗诏令天下勤王。李庭芝先响应,遣兵入卫京师,以激励各地军帅。公元1275年春,贾似道在芜湖兵败,沿江诸将有的逃跑,有的投降,没有一个人坚守阵地。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李庭芝所辖郡县的大多数将领都能坚守城垣。元军来势汹汹,形势已经越来越不利于扬州。为了激励士气,李庭芝时常放奖赏给他手下的将士,将士受恩,人人为他拼命搏杀。十月,元帅阿术率军驻扎镇江,攻打扬州。阿术久攻扬州不下,就在城外筑起了长围。不久,扬州城中粮食已尽,死者满道。
公元1276年,有人对李庭芝劝降。李庭芝把使者放了进来,杀死了他,并且在城上烧掉了诏书,表示誓死不从。不久,淮安知州许文德、盱眙知军张思聪、泗州知州刘兴祖都因粮尽而降。但李庭芝仍在征收民间积粟供给士兵,民间的粮食吃完了,他就命令扬州的官员出粮,官员家的粮食也吃光了,就令军中将校出粮,掺杂上牛皮、麸曲供应士兵,他不希望有一个士兵饿肚子。士兵们感激李庭芝的体恤,表示会誓死效命,所以他们仍然天天坚持苦战。
虽然最后元军还是占领了襄阳,李庭芝被元军抓获并惨遭杀害,但正因为有李庭芝这样的忠良始终坚持抗元,才使得偏安一隅的南宋政府得以苟延残喘。公元1279年,腐朽没落的南宋王朝终于抵挡不住元军南下的攻势,灭亡了。
虽然南宋灭亡了,但是李庭芝的名字刻在了大家的心里。他体恤士兵,与广大将士同甘共苦,受到广大将士的爱戴。作为一个好的将帅,一定是一个以身作则、关爱手下的人。现代企业越来越讲究人性化管理,不光要关爱职工,领导的以身作则也显得日益重要。只有一个以身作则的领导,才能带领团队取得成功。
日本前经联会会长土光敏夫是一位地位崇高、受人尊敬的企业家。土光敏夫在1965年曾出任东芝电器社长。当时东芝公司的效率低下,不是因为没有人才,而是因为公司的组织庞大,部门众多,再加上管理不善,员工工作松散,导致了东芝效益的下降。土光敏夫接任东芝电器社长后,提出一条口号,要重建东芝,这条口号现在很多东芝的老员工还记忆犹新,“一般员工要比以前多用三倍的脑,董事则要多用十倍,我本人则有过之而无不及。”
他每天比其他人早到半小时,并且空出上午七点半到八点半的一小时时间,让员工跟他一起动脑,研究讨论关于公司的问题。他的口头禅是:“以身作则最具有说服力。”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有一次,为了杜绝公司的浪费现象,借着参观的机会,他给公司的董事好好上了一课。
一天,东芝的一位董事很想参观一艘名叫“出光丸”的巨型游轮。因为土光敏夫已经看过多次了,所以他事先和这位董事说好由他来带路。
他们约好在樱木町车站的门口会合,他在约定的时间准时到达。随后,那名董事乘坐公司的车赶到。
董事不好意思地说:“社长先生,抱歉让您久等了。我看我们就搭乘您的车前去参观吧!”他以为土光敏夫也是乘坐公司的专车来的。
土光敏夫平静地吐出一句:“我并没有乘坐公司的轿车,咱们去搭电车吧。”
这位董事当时就愣在那里,羞愧得无地自容。
原来土光敏夫是故意这么说的,他为了杜绝浪费,让公司合理化,以身作则不乘坐公司的车,对那位董事进行了“深刻的教育”。
这件事很快传遍了整个公司,所有员工立刻心生警惕,不敢再随意浪费公司的物品,怕被土光敏夫抓到。由于他以身作则,东芝的情况逐渐好转起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