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莹电子书www.ibingtxt.cc

字:
关灯 护眼
冰莹电子书 > 中国人必读的十部国学经典 > 《大学》

《大学》 (第2/2页)

⑧心广:心胸宽广。

【译文】

意念诚实就是不要自欺。厌恶坏事就像厌恶恶劣的气味,喜爱善事就像喜爱漂亮的女子,这种诚实叫做自我满意。所以君子在独处时也要谨慎不苟。小人独处时做坏事时,没有干不出来的坏事,一见到君子就会遮遮掩掩,显露自己的好行为。但是周围的人看他,就像能看到他的肝肺一样,那么,这些遮掩又有什么用呢?所谓心中意念诚实,自然会表现在外在的言行上。所以君子一定要慎重地对待独处。曾参说:“有很多眼睛注视着你,有很多只手指着你,这是多么可怕啊?”财富能修建、装饰房屋,道德能完善个人的修养,心胸宽广才能身体安舒,所以君子一定要意念诚实。

八.释“正心修身”

【原文】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①,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

心不在焉②,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注释】

①忿懥(zhì):懥,怒,愤怒。

②心不在焉:焉,兼词用法,犹言“于此”,意即“在这里”。全句比喻心不专注。

【译文】

所谓提高自身的品德修养,关键在于端正自己的思想,自身有所愤怒,内心就不能端正;自身有所畏惧,内心就不能端正;自身有所享乐,内心就不能端正;自身有所忧患,内心就不能端正。

心不在焉,看也看不明了,听也听不清楚,吃了东西却不知道是什么味道,这就是提高自身品德修养关键在于端正自己的思想。

九.释“修身齐家”

【原文】

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①,之其所贱恶而辟焉②,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③,之其所敖惰而辟焉④。故好而知其恶⑤,恶而知其美者⑥,天下鲜矣⑦!故谚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此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

【注释】

①人:指众人。之:相当于介词“于”。辟:偏见,偏激情绪。

②贱:看不起,鄙视。恶(ù):讨厌,厌恶。

③哀矜(jīn):怜悯、同情。

④敖惰:指自己所轻视和怠慢的人。

⑤恶(è):短处,缺点。

⑥美:优点。

⑦鲜(xǎn):稀少,少有。

【译文】

所谓治家先在于修身,意思是:人们对于自己亲近喜爱的人会有偏爱,对于自己鄙视厌恶的人会有偏见,对于自己敬畏的人会有偏见,对于自己怜悯同情的人会有偏袒,对于自己轻视怠慢的人会有偏见。所以喜好某人却能知道他的缺点,厌恶某人却能知道他的优点,能做到这一点的人天下实在是太少了,所以有句语:“没有人会认为自己的孩子长得难看,也没有人会对自己茂盛的禾苗感到满足。”这就是修身不能够治家的道理。

十.释“齐家治国”

【原文】

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①于国。孝者,所以事君也。②弟者,所以事长也③。慈者,所以使众也。

《康诰》曰:“如保赤子④。”心诚求之,虽不中⑤,不远矣,未有学养子而后嫁者也。

【注释】

①成教:成功地教化。

②孝者,所以事君也:儒家认为孝亲是事君的基础,人能孝敬亲人,就能够侍奉好君王。

③弟者,所以事长也:弟,音tì,通“悌”。长,指兄长,这里指官吏。意为,人能尊敬兄长,就自然能敬事官吏。

④如保赤子:据《尚书·周书·康诰》篇作“若保赤子”。是周成王告诫泰叔的话,意思是要他保护平民如同母亲养育保护婴儿一样。赤子,初生的婴儿。

⑤中(zhòng):“符便”的意思。

【译文】

要想治理好国家先要治理好家庭。不能治理好本家族,却能治理国家的人,还未听说过。因此道德修养高尚的君子,即使不离开自己的家族,也能够挥治理国家教化人们的作用。家族中的孝道可以用来侍奉国君,悌道可以用来敬事官吏,慈道可以用来教化民众。

《康诰》说:“爱护民众就像母亲爱护初生婴儿一样。”只要真诚地追求,即使不能达到完全符合,也不会相差很远。生活中没有见过先学会如何养育孩子然后再出嫁的女子。

【原文】

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①,一国作乱。其机如此。此谓一言偾事②,一人定国③。

尧、舜帅天下以仁④,而民从之。桀、纣帅天下以暴,而民从之。其所令,反其所好⑤,而民不从。是故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⑥,无诸己而后非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⑦。

故治国在齐其家。

【注释】

①戾:音lì,乖张,罪过。

②偾(fèn)事:偾,败坏。偾事,败坏事情。

③一人:指君主。

④帅:通“率”,率领,统帅。

⑤好(hào):喜爱。

⑥君子有诸已而后求诸人:君子必定自己先向善,而后才可要求别人向善。喻:使人明白。

⑦“所藏乎”句:自己没有推已及人的恕道,而想要别人服从,是一定办不到的。

【译文】

一个家族仁爱相亲,整个国家都会兴起仁爱之风;一个家族相互谦让,整个国家都会兴起谦让之风;一个君王如果贪婪暴虐,整个国家就会犯上作乱;这就是关键所在。所谓一句话能败坏整个事情,一个人能安定整个国家。

尧、舜用仁政来统治天下,于是民众就跟推行仁爱;桀、纣用暴政来统治天下,天下民众就跟着凶暴。号令民众实行仁爱而自己凶暴,民众是不会服从的。因此,有道德修养的君子,应该先要求自己,然后再去要求别人。应该先戒掉自身的恶习,然后才能去教导别人,弃恶从善。如果自己没有推己及人的恕道,却去教导别人善恶的区别,那是不可能办到的事情。

因此说,要治理好国家,先要治理好家族。

【原文】

《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①。”宜其家人,而后可以教国人。

《诗》云:“宜兄宜弟②。”宜兄宜弟,而后可以教国人。

《诗》云:“其仪不忒,正是四国③。”其为父子兄弟足法,而后民法之也。此谓治国在齐其家。

【注释】

①“桃之夭夭”句:此段出自《诗经·周南·桃夭》篇。

②宜兄宜弟:此句出自《诗经·小雅·蓼萧》篇。

③“其仪不忒”句:出自《诗经·曹风·鸣鸠》篇。

【译文】

《诗经》说:“桃花婉媚妖娆,枝叶茂盛碧绿,这个姑娘出嫁了,全家老少喜盈盈。”只有先使一个家族和睦共处,才能教化普天之下的百姓。

《诗经》说:“家庭之中感情融洽,兄弟之间团结友爱。”只有先使一个家族兄弟和睦相处,团结友爱,而后才能教化普天之下的百姓。

《诗经》说:“国君的礼仪没有错误,才能成为四方的表率。”国君要治理好自己的家族:做父亲的慈爱,做子女的孝顺,做兄长的友爱,做弟妹的恭敬。只有使他们的言行美好,人民才愿意去效法。

这些说明了治理国家先在于治理好家族。

【原文】

《诗》云:“乐只君子,民之父母。”①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

《诗》云:“节彼南山,维石岩岩。赫赫师尹,民具尔瞻。”②有国者不可以不慎,辟③则为天下僇矣。

《诗》云:“殷之未丧师,克配上帝。仪监于殷,峻命不易。”道④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

【注释】

①乐只君子,民之父母:见《诗经·小雅·南山有台》。乐,音luò。只,音zhǐ,语气助词,犹“哉”。

②“节彼南山”句:此段见《诗经·小雅·节南山》篇。

③辟:通“僻”,偏僻。僇,音lù,通“戮”注视。

④道:指“絜矩之道”。

【译文】

《诗经》说:“快乐的君王,是平民百姓的父母。”国君应当喜爱平民百姓所喜爱的东西,应该憎恶平民百姓所憎恶的东西。这样的国君才算得上是天下百姓的父母。

《诗经》说:“巍峨雄伟的终南山,山崖险峻不可攀。权势显赫的尹太师,百姓目光都注视你。”掌握着国家大权的人不可以不慎重。如果出了差错,就会被天下百姓诛杀。

《诗经》说:“殷代国君尚未丧失民心的时候,还能够符合天意享有统治。应该借鉴殷商的兴亡的教训,认识到守护天命永保国运并非易事。”统治者能在道德上起榜样作用,就会得到民众的拥护,也就会享有国家;否则,就会失去民众的拥护,也就会失去国家。

【原文】

是故君子先慎乎德①。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

德者,本也;财者,末也。

外本内末,争民施夺②。

是故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

是故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③;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

【注释】

①先慎乎德:先要谨守自己的道德,提高道德修养。

②“外本”句:外,疏远。内,亲近。争民,与民争利。施夺,施行掠夺。

③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悖,逆。意为,君王关于政教之言有悖逆于民心,则百姓必以悖逆之言应对。

【译文】

所以说,国君先要注重修身养性。有了美好品德,就会赢得民众;有了民众,就会拥有土地;有了土地,就会获得财富;有了财富,国家才能用度充足。

美德是根本,财富是枝梢。

如果国君在表面讲道德,而实际内心只看重财富,那么民众就会相互逐利,抢夺财富。

因此,财富聚集于君王一身,平民百姓就会离弃君王。财富散落在民间,民众就会归附君王。

所以,君王关于政教之言有悖于民心,则百姓心以悖逆之言反抗。财富不依据常理肆意搜刮而来,最终也会被别人用不正当的手段掠夺去。

十一.释“治国平天下”

【原文】

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①;上长长而民兴弟②;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③。

【注释】

①老老:尊敬老人。第一个“老”为动词,意为“尊敬”,第二个“老”为名词,意为老人。

②长长:敬重兄长。第一“长”为动词,意为“敬重”,第二个“长”为名词,意为长辈,兄长。弟:同“悌”。

③絜(xé)矩:絜,度量;矩,制作方形的工具。絜矩:引申为法度。

【译文】

所谓要使天下太平先要治理好国家,居上位的人尊敬老人,老百姓就会兴起孝顺之风;居上位的人敬重兄长,老百姓就会兴起敬重兄长的风气;在上位的人怜惜孤儿,老百姓就不会违背常理。因此,君子像尺度一样起着模范带头作用。

【原文】

所恶于上①,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谓絜矩之道。

【注释】

①恶(ù):厌恶。

【译文】

厌恶上位的人的某些做法,就不要用它来役使在下位的人;厌恶下位的人的某些做法,就不要用它来侍奉上位的人;厌恶前人的某些做法,就不要用它来对待后人;厌恶后人的某些做法,就不要用它来对待过去的人;厌恶右边的人的某些做法,就不要用它来对待左边的人;厌恶左边的人的某些做法,就不要用经来对待右边的人。这就是标准、尺度的作用。

【原文】

《康诰》曰:“惟命不于常①。”道善则得之②,不善则失之矣。《楚书》曰:“楚国无以为宝,惟善以为宝。”舅犯③曰:“亡人无为以为宝,仁亲以为宝。”

【注释】

①惟:只有。命:天命。不于常:没有常规。

②道:说。之:指代天命。

③舅犯:晋文公重耳的舅舅狐偃,字子犯。晋文公重耳因骊姬之乱逃亡在外十九年,舅犯一直跟随着他。

【译文】

《尚书·康诰》中说:“惟有天命没有常规。”这里说统治者向善就会得到天命;统治者不善就会丧失天命。《楚书》中说:“楚国没有什么用来作为宝物的,只把为善当作宝物。”舅犯说:“流亡在外的人,没有什么用来作为宝物的,只有把热爱亲人当作宝物。”

【原文】

《秦誓》曰①:“若有一个臣②,断断兮无他技③。其心休休焉④,其如有容焉。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彦圣,其心好之,不啻若自其口出⑤。寔能容之⑥,以能保我子孙黎民,尚亦有利哉!人之有技,媢疾以恶之⑦;人之彦圣,而违之俾不通⑧;寔不能容,以不能保我子孙黎民,亦曰殆哉!”

【注释】

①《秦誓》:《尚书·秦誓》篇。

②个:《尚书·秦誓》中为“介”。

③断断:诚实专一。

④休休:宽容的样子。焉:……的样子,助词。

⑤彦:美士,贤士。圣:圣明。

⑥寔:同“实”。

⑦媢(ào):嫉妒。

⑧俾(ǐ):使。不通:不被重用。

【译文】

《尚书·秦誓》篇中说:“有一位这样的臣子,他诚实专一,能够宽容别人。别人有技能,就像自己具有一样;别人的美德圣贤,他真心喜欢。他不仅口头上称赞,心胸也是能够容纳的。他这样做来保护我的子孙与百姓,这样的臣子是多么有益啊!别人有技能,就嫉妒厌恶他;别人有美德才能,就使他不被国君重用。这种人实在是不能容纳别人,也不能保护我的子孙和百姓,这就危险了!”

【原文】

唯仁人放流之,迸诸四夷①,不与同中国②。此谓“唯仁人为能爱人,能恶人”。见贤而不能举,举而不能先,命也③;见不善而不能退,退而不能远,过也。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是谓拂人之性④,菑必逮夫身⑤。是故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⑥。

【注释】

①迸:逐,驱逐。四夷:泛指我国边疆的少数民族,东夷、西戎、南蛮、北狄叫做四夷。

②中国:中原地区。古时候,我国汉族建国于黄河育域,自以为是天下的中心地带,所以称为中国。

③命:郑玄《礼记注》认为“当作慢”;程颐认为“当作怠”。

④拂:逆反,违背。

⑤菑:同“灾”,灾难。逮:到,及。夫(fú):助词,此。

⑥骄泰:骄恣放纵。失:丧失。

【译文】

只有那些仁爱之士会流放这种嫉妒贤能的人,把他们驱逐到四方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不让他们居住在中原地带。这就是说,只有那些仁爱之人才懂得关爱人,才懂得厌恶人。现贤人却不能举荐,举荐却不能尽早地任用,这是怠慢;现不善之人却不能斥退,斥退了不善的人却不能让他远离,这是过错。喜欢人们所厌恶的,厌恶人们所喜欢的,这都叫做违背人的本性,灾难一定会降临。因此,君子一定要在道德上遵从正确的道理,通过忠实守信才能坚守它,骄恣放纵就会失去它。

【原文】

生财有大道①。生之者众,食之者寡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③!仁者以财身,不仁者以身财④。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义者也;未有好义其事不终者也;未有府库财非其财者也。

【注释】

①道:规律。

②生之者:生产财富的人。之:指代财富。食之者:坐食的人,消费财富的人。

③则财恒足矣:那么财富就会常常充足了。恒,常常。

④以财身:用财富为完善品德,使自身展。以身财:用牺牲品德的方法来展财富。这两句话是说,仁者分散钱财以得百姓,不仁者丧失性命也要聚敛财富。

【译文】

生产财富有个生要原则:生产财富的人多,消费财富的人少,管理财富的人勤快,使用财富的人缓慢,那么财富自然常常充裕。仁爱之人用布施百姓的方法来完善品德,展自身;不仁爱的人用牺牲品德的方法来聚敛财富,增加财富。从来就没有在上位的人喜欢仁义,而在下位的人却不喜欢道义这种情况;也从来没有臣民爱好道义而国事半途而废的,也从来没有臣民爱好道义而国库财富竞不属于国家所有的。

【原文】

孟献子曰①:“畜马乘②,不察于鸡豚③;伐冰之家④,不畜牛羊;百乘之家⑤,不畜聚敛之臣。与其有聚敛之臣,宁有盗臣。”此谓国不义利为利,以义为利也。

【注释】

①孟献子:鲁国的大夫,仲孙蔑。

②乘(shèng):古时候一辆车四匹马拉为一乘。

③察:观察。鸡豚:鸡和猪,指饲养鸡,猪的小利。

④伐冰之家:指卿大夫之家。古时候,只有卿大夫之家,在丧祭时才可以用冰保存遗体。

⑤百乘之家:指拥有百辆车乘的卿大夫之家。

【译文】

鲁国大夫孟献子说:“出门坐四匹马拉的车的官员,不会去追逐喂猪喂鸡的小利;丧祭中能够用冰块的卿大夫,不会去追逐饲养牛羊的小利;拥有百辆兵车的卿大夫,就不该养活那敛聚民财的家臣。与其有这种善于搜刮百姓的臣子,还不如不窃取财物的臣子。”这就是说,治理国家不应该把以私利作为利益,而应该把仁义作为根本利益。

【原文】

长国有而务财用者①,必自小人矣②。彼为善之,小人之使为国有,菑害并至,虽有善者,亦无如之何矣。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

【注释】

①长(zhǎng)国有:担任一国的君主。务:致力。

②自:由,出自。

【译文】

管理国家却致力于追逐财富的君王,一定受到小人的怂恿。他把小人当作好人,任用小人来管理国家,那么灾难祸害就会一起降临。即使有好人,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这就是说,国家不应该把获取私利作为利益,而应该把仁义作为根本利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