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莹电子书www.ibingtxt.cc

字:
关灯 护眼
冰莹电子书 > 生活在六十年代 > 29.第二十九章

29.第二十九章 (第2/2页)

最后于老汉听范仲安建议,打算把山参留下。

问完人参的事,祖孙俩倒没耽搁,趁天还早,跟范仲安告辞,离开了小李庄。

现在各村吃集体食堂,都是按人头分饭,要是他们再厚着脸皮留下吃一顿,范家难免会有人吃不饱。

赶在晌午饭前,祖孙回到家,于老太见他们顶着大太阳回来,赶忙递上来两碗绿豆汤:“刚打来的,喝碗降降暑,衣裳都溻透了。”

于暖端着绿豆汤,见家里只有老太太在,有些疑惑:“我爹还没散工?”

昨晚说好散工都来老宅,眼看都快十一点半了,搁平常地里早散工了。

前两天,村里铁矿石终于炼完,最近搞建设的队员们暂时算告一段落。

虽说建设不搞了,可庄稼自打种上,天就没下过雨,旱的地已经开裂,最近几天队员们都在担水浇地。

“没呢,估计还要一会,你们歇会吧,我去食堂打饭。“说着于老太拿起碗就要往外走。

于暖一口气把绿豆汤喝完,放下碗赶忙把人拦住说:“我去吧,您自个儿也拿不了,我叫上阳子跟我一起去。“

队里食堂因为人多,闷热程度比站在太阳底下干晒还难受,本来老太太年纪就大,中暑就不好了。

姐弟俩打完饭,正好跟散工回村的队员碰上,打过招呼,姐弟俩端着饭菜,稳稳的走向老宅。

走在后面的村民看着他们的背影,难免念叨起来:“要说懂事的孩子,还得说于家几个,也不知建宗两口子怎么教的。”

别家可不敢让孩子单独出来打饭,都是年纪不大玩心正重的时候,路上打闹起来,手一个不稳,饭菜都得喂地上。

感叹完又说:“我们家几个从小没少挨揍,就是没记性。”

有人调侃:“你问问去呗,不过除了阳子,晴晴跟小暖从小就懂事,倒没见他们两口子打过。“

“得了你们,人家两口子把仨孩子都送学校去了,这你们咋不学学。”

此话一出,议论纷纷的几人,立马住了嘴。

虽说现在都吃食堂,各家也不用再喂家畜,家务活都减轻不少,不用单拉着孩子在家干活,可上学的学费却不是大风刮来的。

姐弟俩端着饭进老宅的时候,于建宗两口子早他们一步进的家门,正蹲南墙根水瓮边上洗手洗脸。

午饭吃完,趁于晴跟于阳帮忙收拾碗筷,没在屋里,于老汉跟大儿两口子说了下上午从范仲安那得来的消息。

“你们范叔说小暖挖的这颗参,至少有三百年,是上等老山参,卖的话能卖个四百多块。”

一听能卖四百多,李巧花心里一荡悠,张张嘴想说卖。

毕竟现在城里普通工人一个月工资最多也就20块,卖了这一支野山参,家里仨孩子读到高中的学费至少都有着落了,说不定还能供老大读完大学。

可自家男人一直没说话,李巧花扭头看了于建宗一眼。

于建宗倒没着急开口,给了她个安抚的眼神。

于老汉见大儿子没一听到钱就不管不顾,接着又说:“不过你范叔也说三百年往上的野山参少见,建议留下,往后要是缺钱倒也能卖,不过到底咋样还得看你们,你们商量商量,到底是留下还是卖掉。”

听老爷子话里意思留下最好,于建宗也倾向留下,不过家里毕竟不止他自己。

他挠了挠头,问于暖跟李巧花:“我觉得留下行,你们咋看?”

于暖先表的意见:“我也觉得留下合适,说不定过两年会涨钱。”

“嗯,那就先留下吧,不过鲜着不行吧?得晒还是咋?”家里大部分都倾向留,李巧花倒没再说卖,她想的跟刚刚老爷子说的一样,家里没钱了再卖也不迟。

“洗洗干净,先栓跟绳子晾起来。”是祖孙回来前,范仲安特意教于暖的,生晒参的方法。

人参的事就这样看似轻松的带了过去。

没过几天,眼看天还不下雨,庄稼光靠人力浇的也不匀称。

这天吃着午饭,于暖叮嘱于阳说:“下午你别出去了,跟我去西山挖些野菜回来。”

本来因为连阴雨庄稼种的就晚,出的苗也不好,又赶上干旱,到秋天地里庄稼还不知能收上来多少,按上一世华国历史,1959年的秋天日子就会不好过了。

趁现在山上绿草成荫,还是尽早着手准备最好。

听了于暖的话于阳一呆,疑问脱口而出:“哎?挖野菜干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