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路遇械斗 (第2/2页)
虽说涉及到剃令,但是问题不大。
楚鹿人在制定行程之前就研究过,此时清廷的剃令,相当于历史上南明没亡的时候,也就是官员、士兵必须剃头。
历史上也是南明灭亡的速度超乎想象,以吴三桂为的降将“骁勇善战”、东林党在内的降臣“忠心耿耿”,令清廷有底气进行强制全民的剃令。
此时的剃倒是清初的风格,和中后期时,电视剧里那种大辫子完全不同,就是头顶留一缕不大于金钱的头,垂成辫子,相比之下,中后期的大辫子算是慢慢剃令松懈,渐渐恢复旧观的结果。
当然,实际上此时剃的人,也远不止官、兵,楚鹿人之前就打听过,江湖中人在清廷地头行走,最好不进城——因为剃的比例,基本是“在城八二、在野二八”。
城内那些主动靠近清廷的达官显贵,并着想要安生的商贾,大多都主动剃头,反而蓄的是少数,尤其是在一些清廷控制力强的城池,蓄很可能会被刁难。
毕竟……
交流好书 。现在关注 可领现金红包!
女真人虽少,但人家县太爷、知府老爷们,都已经剃头,一个个自然看蓄的“刁民”碍眼。
尤其是五年前,清廷第一次科举,许多北方读书人心怀故国,没有参加,致使大量不要脸面的书生,几乎参考全中、全授官,大大激了民间士子的参考热情,这部分自然是主动剃头的。
当然,两年前的第二次科举,就成了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如今真正有气节、不屑清廷的读书人,要么闭门颂诗书,要么已经舍家撇业的南投故国。
而在城外,平民百姓基本不理会剃令,除非是官署相关人士、借机横行乡里的地痞流氓、希望出仕清廷的书生,以及……达官显贵的老家奴仆佃户,才会剃头!
一般江湖人士除非彻底投靠清廷的,否则不会剃头。
在一些机要大城,蓄还持刀配剑的,肯定会被针对、甚至在京畿会直接被通缉,不过在一般小城,反而官府也不敢多管,毕竟江湖人士、尤其是四处游侠的江湖人士,和好欺负的一般老百姓、小商贾不一样,惹急了人家直接宰了你就走,上哪说理去?
像是金刀王元霸一家,在洛阳城是大富大贵,也并不剃头,一来是丢不起这个人,宁愿官面上费事儿些也得挺着,二来……洛阳是吴三桂的地盘,这老狗现在和清廷也分心思,转而想要拉拢江湖中人,自然也不会太搞事。
……
且说这一日,九月初四,楚鹿人一行人,来到了徐州府附近,结果从官道旁的树林里,楚鹿人和李莫愁隐隐听到了械斗、叫骂声。
简单一分辨,便能听出交手之人,至少也算是江湖好手,而且听起来不止一两人。
若是只有李莫愁师徒的话,平时很少凑这种热闹,不过楚鹿人听到之后,却连忙招呼李莫愁,一起下马入林,至于洪凌波和王语嫣……还是在后面慢些跟着便好。
楚鹿人运起轻功,两息便在林中掠过大半里,李莫愁师出古墓派,身法也很飘逸,不过就这两息的功夫,打斗声便已经消了。
不过之前分辨的方位还在,不大一会儿楚鹿人和李莫愁便赶到,只见是三人在为难一个小乞儿,这小乞儿身后,却是一名重伤老者,此人面色朱红、白须及胸,看起来极为健朗,一瞧就是外家高手,若这胡子是黑的,真能演个关二爷。
可惜此时气色已经极差,从血迹上还能看出胸口受了贯穿伤!
至于另外三人,楚鹿人这么定睛一瞧,现还有个认识的,其中看起来干瘦巴巴的一个,不正是之前在听香水榭见过一次的长乐帮米横野?
此时米横野也有些狼狈,惯用的单刀已经被折废了、扔在道边,只得用一把不顺手的长剑,正以剑作刀,向那小乞儿兜头便砍。
如果仔细分辨,可以瞧出他这是留了力,不过楚鹿人此时尚在二三十丈外,只是远远瞧见,当即暴喝一声:“住手!”
以三敌一,未必就是恃强凌弱、就是没有道理,楚鹿人没有那么敏感迂腐,不过……长乐帮的人,能做什么好事儿?
更何况那小乞儿身形瘦削,估计也就十二三岁……
楚鹿人出口的同时,也远远运起指劲,弹出了一颗之前随手捡的小石子。
这破空之声,甚至隐隐比楚鹿人的“住手”,还更快了一步,只听一声脆响,米横野的长剑生生被震断了剑身、震得米横野几乎脱手!
连忙扭头一看,米横野没有认出久在北方活动的李莫愁,却认出了这两个月多前,才在姑苏见过的楚鹿人……
看到楚鹿人以指力弹出石子的一幕,一旁的树林中,微微传来轻咦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