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9章 南下三吴 (第1/2页)
p
太元二十年春,原本如一潭死水般的江东,竟变得喧闹起来。
也不知怎的,一向得过且过的会稽王忽然高调起来,大肆鼓吹北伐。
司马道子上书自请北伐,引得朝野内外一片哗然。
原本众人以为司马道子喝酒喝糊涂了胡言乱语,殊料隔天他竟又上书请求北伐,且还拿出了具体方略。
如此一来,朝野上下再不敢等闲视之。
不过,让众人感到疑惑的是,一向以昏庸闻名的会稽王,怎么一下子想起了北伐?
原本天子便十分忌惮会稽王势大,如今又担心其北伐成功。
到时会稽王的功劳、势力、影响岂不更大?谁还能控制得了?
即便会稽王出身皇室,司马曜恐怕也会寝食难安。
于是乎,天子暗中指使一众党羽在朝堂上大肆攻讦会稽王,反对北伐。
王珣、徐邈等朝臣说什么的都有。
其中王珣口若悬河地引经据典,将桓温、庾亮等北伐失败例子拿出来,作为反对北伐依据。
不过,这一次天子显然低估了司马道子决心。
不!准确来说,低估了司马元显决心。
眼看司马道子将被朝野上下吐沫星子淹死,天子正要一鼓作气重击会稽王时。
司马道子给反对派们来了一记重击,他把刘裕、河西抬出来做挡箭牌。
通过刘裕介绍,朝野上下对河北局势有了清晰认知。
让反对派所谓的胡虏强大、不可力敌的论据成了笑话,王珣、徐邈再不敢叫嚣。
在描述中,河北就是一块肥肉,张口就能吃到。
为了保证肥肉不咯到牙齿,司马道子还提出联合河西一同出兵。
如此一来,朝野上下风气大变,各个群情激昂,
别看一开始几乎所有人都反对北伐,那是因为他们看不到好处。
如今晓得此次北伐不仅没什么风险,反倒又可能获得巨大成功。
于是,一些反对者为了从中牟利,纷纷改弦易辙,投入到支持行列当中。
面对滔滔大势,天子司马曜哪怕再不情愿,也不敢驳斥众人。
北伐被通过后,气愤难平的天子派人私下里调查,现河西竟与会稽王有勾连。
当即天子勃然大怒,将刘穆之召来问话。
刘穆之见到天子后,立马摆出一副受害人模样,暗示自己是受了会稽王逼迫,才不得不答应出兵配合。
天子转念一想,才想起河西境内将有天灾爆,这才恍然大悟。
河西没跟会稽王搅和在一起,让天子放下心来,转而向刘穆之询问河北情况。
后燕将与北魏开战,不是什么机密,北方各势力几乎人尽皆知。
接下来,刘穆之便将魏燕两国纷争一五一十告之天子。
司马曜听完后若有所思,他之所以反对北伐,是不想让司马道子立功。
只是如今看来,北伐已不可阻挡,既如此他为何不能从中分一杯羹?
再说,他一向自诩为中兴明君,今见北方有便宜可占,不由也对北伐来了兴趣。
翌日朝议,天子司马曜罕见地对司马道子提议表示了支持,震惊了朝野上下。
这是主相之争爆以来,司马曜与司马道子次达成一致意见。
如一次来,朝野上下对北伐一事再无异议,唯一一点争论便是谁来任北伐主将。
不过,这事跟刘穆之没啥关系。
等事情告一段落,他终于能离开建康,启程前往三吴购粮。
……
三吴,一般合指吴郡、吴兴郡和会稽郡,是江东最繁荣之地。
时下虽是初春,但是人走在野外依然感到冷风刺骨。
马车上,刘穆之靠着窗户,任凭寒风吹拂着长。
“休之啊,你可了解三吴之地?”
“三吴?”司马休之眉头一皱,低头陷入沉思。
“三吴乃江东世家汇聚之所,像江东二豪(义兴周氏、吴兴沈氏),吴郡四姓(顾陆朱张),会稽四姓(虞魏孔谢)等世家,世世代代居住在三吴,势力之强连朝廷也奈何不得他们。”
“当年沈充附逆王敦,若不是他自己倒霉,被吴儒诓骗害死,说不定也不会有性命之忧。”
“即便如此,吴家也没受什么惩罚,他儿子长大后替父报仇,亲手灭了吴家。”
“再说义兴周氏,周玘、周勰父子也先后密谋叛乱,结果事泄后屁事没有。”
“而朝廷之所以不敢重惩沈、周,正是忌惮两家族望。”
“义兴周氏及吴兴沈氏,号称二豪,甚至有‘江东之豪,莫强周、沈’之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