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见贵妃多妩媚 第34节 (第2/2页)
乐水也没心思解释这些,等进了内殿,直接通传:“陛下、娘娘,苏小主到。”
苏轻窈刚一走进内殿,就闻到一股苦涩药味,她行过福礼,站在那轻声道:“给陛下、娘娘请安。”
有楚少渊在,苏轻窈不敢随便抬头张望,只用余光往床榻上扫。
匆匆一瞥,心里便已了然。
此刻太后娘娘靠坐在床榻上,并未梳洗更衣,而楚少渊就坐在床前,端着一个巴掌大的小碗,正给太后喂着什么。
屋里气氛倒还算融洽,太后虽说正值病中,瞧着病倒也不算太重,还在跟楚少渊笑言:“你这孩子,怎么还想这法子,也不好这么折腾人。”
楚少渊把药碗放下,起身帮太后掖好被角,抬头看向苏轻窈:“过来。”
这大概是楚少渊头一次跟苏轻窈说话语气这么温和,苏轻窈心里一个激灵,总觉得他没安好心。
但心里再如何腹诽,她却也要乖巧上前,又冲这对天家母妃福了福。
楚少渊转身对太后道:“母后喜欢她,便叫她每日过来陪着您,说说话读读书,病就能好得快。”
苏轻窈眨眨眼睛,这才回过味来,敢情楚少渊自己忙碌,就叫她过来给太后侍疾。
太后病了肯定不乐意人人都过来围着她,原本并未张扬,但做儿子的一片孝心,太后也不太烦苏轻窈,便点头应下:“好,这丫头聪慧可爱,我也很喜欢。你去忙吧,不用总操心母后,我这小病几日便能康复。”
楚少渊见太后松口,不由也放下心来,转身看了苏轻窈一眼。
当着太后的面,楚少渊没说什么,但苏轻窈却从他那一眼里看到许多深意。
“若是不好好伺候太后,呵呵。”
苏轻窈:“……”
给她一万个胆子,她也不敢敷衍太后,便是她本身也很崇敬太后,也老早就想过来慈宁宫混个脸熟,如今叫楚少渊这么一安排,倒也两全其美。
苏轻窈恭恭敬敬把楚少渊送走,这就凑到床前,对太后笑道:“妾在家中也侍奉过祖母,端茶倒水早就做熟,娘娘自可吩咐。”
太后见她言笑晏晏,一点都没有不高兴,反而特别乐意,心里只嘀咕自己那不通人情的傻儿子。
这宫里头的嫔妃可是人人都想进慈宁宫,如今给苏轻窈这么大一个机会,苏轻窈怎么可能不高兴,又怎么可能不好好侍奉自己?
她这儿子什么都行,就是不懂女人。
不过,侍疾这事他能第一个想到苏轻窈,倒也……挺有意趣的。
太后虽是病中,脑子却不慢,前后这么一打量,心里便有了谱:“好孩子,快来坐,咱们娘俩说说话。”
苏轻窈脸上顿时红了。
不是害羞,是激动的。
听听这词用得多亲密,苏轻窈不由有些头晕,只觉得馅饼从天而降,现成的好事就落到她头上。
感恩陛下,陛下是大好人!
作者有话要说:陛下:第几张好人卡……?行吧,发总比没发强。
苏才人:能有个好人卡不错了!你要学会知足。
看到有亲说慢,其实是我的文风比较舒缓一点,偏种田。这本书的感情和剧情是交互进行的,所有剧情章都有主线剧情细节,感情部分因为男女主的经历和性格,肯定不能一上来就很激烈,他们是日久生情的类型~我比较爱写他们日常相处的片段,希望大家喜欢么么哒~
第39章
这几日暑热, 太后毕竟已是不惑之年, 稍不注意就感染了风寒,闹得自己几日未曾睡好。
她原没想同楚少渊说,无奈事关慈宁宫, 宫人们不敢隐瞒陛下,最后只得同儿子坦白。
不过她确实没想到,楚少渊还能想到让宫妃侍疾这一出。
太后扭头看了一眼苏轻窈,见她就安静坐在床边,想想便说:“宫里原也没这规矩,不过既然陛下下了口谕,我瞧着倒也挺好。你也不必太过拘谨, 往后三五日的用过早膳便过来, 陪我说说话便成。”
苏轻窈笑着点头:“看娘娘的面色, 应当两三日就能好,哪里用得了三五日。”
论说嘴甜,宫里可没人比得上她。
苏轻窈脸皮厚又肯说,放得下身段巴结太后,可不就哄得她高高兴兴,连病气都消散不少。
太后咳嗽两声, 被苏轻窈伺候着吃了口川贝枇杷膏,这才好些。
“到底人老了不中用,以前伤寒一回,三两日便能康健,如今这病歪歪七八日, 还不太利落。”
太后这般念叨一句,很是有些感慨。自先帝殡天,她对生死早就看淡,却是割舍不下唯一的儿子。楚少渊那个命格,如今只剩她一个至亲,若她再离他而去,往后得多可怜。
这天底下,恐怕只太后娘娘觉得陛下是可怜人。
苏轻窈不知太后心里想的这些,她放下瓷碗,轻轻给太后打扇:“这都是正常的,人的身体总会随着时间流逝而老去,康复能力自不如前。不过娘娘若是时常锻炼,每日早晚都散散步活动活动筋骨,怕是能比以前强一些。”
太后这两年其实并不算开怀,一整日不是读书就是侍弄花草,连慈宁宫的门都不怎么出,这样又怎么能身体康健?苏轻窈当过老太太,最是知道如何保养自己,她也很敢说,便同太后絮叨起来。
“娘娘可别不当回事,太医们日常定都同您讲过这些,可是一定要听太医的话。就比如早晨起来,先慢慢坐起,吃一杯温水再起身。每日都要多走动,慈宁花园那么美,娘娘早晚都去走两圈,发发汗散散心,身体便能一日好过一日。”
苏轻窈声音清脆,有着少女独有的天真活泼,她这么劝慰太后,可是真正发自肺腑,太后竟也听进心里去。
她确实不爱走动,也不喜出门,如今叫小丫头一说,倒都不是好习惯,便是为了皇儿也得改改。
太后乖乖点头:“你说得在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