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莹电子书www.ibingtxt.cc

字:
关灯 护眼
冰莹电子书 > 今天毁灭世界了吗? > 第20章 星球的命运

第20章 星球的命运 (第1/2页)

没有谈判,没有多余喊话,也没有什么攻楼。

那帮处突人员的作战方式很简单。

无人机一飞,大口径子弹一打,管你是什么牛鬼蛇神,一发就直接炸了。

林序下意识地摸着自己的脑袋。

被大口径子弹击中的感觉,和自己之前吞枪自杀时的体验还是完全不同的。

虽然都没有什么痛苦,但脑袋炸开的感觉,多少还是有那么一点......新奇。

他一边回味,一边打开电脑,迅速在“线索”文档里记录下了两条新的信息。

【M46X、PEEK-RTM材料的工业化制法来自于行星轮回组织】

【工业化制法出现的时间在2025到2030年之间。】

第一条信息是从人质口中确认的,第二条信息,林序则没有来得及追问,只是他自己的推测。

不过,2030年这个“上限”是确认的,因为星旅一号项目历时7年,在2032年完成。

无论从哪个角度考虑,最后两年都应该已经进入设计定型、实际生产的阶段了。

继续往前推,专利申请应该是在2028年左右?

3年......

研发也是需要时间的。

那是不是意味着,行星轮回组织,其实早就存在了??

就在现在!就在这个时间点!

林序打开浏览器点进搜索框,迅速敲下了四个字。

行星轮回。

第一个跳出来的结果是行星的公转周期,第二个就直接变成营销号发表的玄学文章了。

一通看下来,没有任何有效信息。

思索片刻,他又在“行星轮回”四个字后面,加上了“末日”两个字。

好家伙,这次直接给跳到网文界面了。

有用的信息,还是一点都没有。

这怎么回事?

理论上说,在这个信息高度发达的时代,任何一个组织,无论你多么隐秘,多么封闭,或多或少地都会在网上留下些许痕迹的。

除非,这个组织完全不与外界交流。

或者,他们本来就是一个已经存在的圈子里的......二级组织?

就比如某些“文艺工作分享群”里的线下小团体一样。

他们不需要靠“外延”的方式来获取新血,内部交流也依托于相对封闭的社交软件。

这样一来,在互联网上确实不可能找到他们存在的痕迹。

了解他们的唯一办法,就是加入他们。

可怎么加入他们,却又是一个无解的难题。

只有等他们来找自己。

不管了!

先把技术抄下来!

林序关掉线索文件,随后又新开了一个文档,开始记录自己在脑子里记下来的工业制取流程。

这件事没那么简单,毕竟一套工业化制取流程,所涉及的设备、原料相当复杂,过程中必须保证的环境数据和反应条件数据,也是精确到了小数点之后好几位。

林序只能凭借记忆先把大致的流程写下来,至于更具体的数据,他打算多进入手环世界几次,一点一点地搬运出来。

花费了半个多小时,他终于算是把大部分流程都写了下来。

而打眼一看,里面的绝大部分设备名字,自己都不熟悉。

什么熔融注射机、什么微型精密共混挤出系统、什么真空硫化一体机.....

林序甚至都不太确定这些设备的名字自己有没有写对。

只能一点一点去搬运验证了。

----不过,即便如此,从已经掌握的信息来看,这两套工业化制取流程也已经相当成熟了。

成熟到只要文档完整,是可以直接做到拿来即用的程度。

他不得不惊叹于行星轮回组织的强大。

工业化制造流程可不是小作坊实验室生产的难度可以比的。

举个极端的例子,在材料这个领域,你有可能会在某一次烧马弗炉的过程中莫名其妙地搞出一种性能超强、成本超低的耐高温材料,甚至你也可以在这个实验室里不断复现、不断重复制取出同一种材料。

可一旦要进行大规模生产,那就不是一件小事了。

绝大多数时候,新材料的工业化生产,都是要依托国家级力量的支持的。

行星轮回有这样的力量吗?

等会。

这不会就是个官方组织吧??

林序不由得打了个寒战。

他最后检查了一遍已经编辑完的文档,随后看着电脑屏幕发起了呆。

技术是早晚都能抄出来的。

可“末日”和“行星轮回”的谜团,却没那么容易解开。

此时,他的脑子里有一个冒险的想法。

----既然已经确认江星野是行星轮回组织的核心成员,并且行星轮回组织有可能现在就已经存在,那有没有可能,她现在就已经在那个组织里了?

问问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