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同入晋国 (第1/2页)
338年,北朝再次陷入一场混战之中…
鲜卑首领段辽多次率兵侵扰燕赵边境。
燕王慕容皝请求与赵国结盟,并愿将胞弟宁远将军慕容汗送到赵国为质。
石虎十分高兴,谢绝慕容汗为质,并与慕容皝秘密约定出兵。
慕容皝此战并未按照约定与赵军会师而自取令支以北诸城,引起石虎不满。
石虎痛恨燕国的出尔反尔不守信用,遂准备出兵攻打燕国,派遣使者四处游说,招纳民众。
段辽遣使诈降。
石虎命征东将军麻秋率兵迎接。
然段辽已与慕容皝暗中勾结。
慕容皝派兵埋伏,大败麻秋。
石虎震怒,大肆建造运船,大兴屯田,强行征集马匹充作军马,准备再次进攻燕国。
阿闵年纪渐长,建功立业之心愈发强烈,他急于在军中树立自己的威望,遂请求石虎领兵出征伐燕。
崔安安捧着亲手做的蜜饯酱来到阿闵府上,却听得汉将张申与阿闵的谈话。
张申说:“董毅将军在汉人中素有威望,小将军你尚无军功,虽有父亲生前好友支持,可若是背弃冉将军与董将军的约定,定会背负背信弃义的名声,到时定会落得众叛亲离的下场”!
阿闵犹豫许久:“待我建功立业后定会完成先父遗愿迎娶董嫚”!
崔安安只觉得心中猛地一揪,脑子一片空白。
“原来阿闵早已有了婚约,而我却……不不不,我只是他的阿姐,而他也只是我的弟弟,我怎能有其他想法”。
崔安安悄悄离开阿闵府上。
阿闵有婚约,她该为他高兴才是,可为何会如此难过,她失魂落魄地走在街头,不觉间泪水早已打湿她的衣裳。
“安安……”,阿遵拦住了她的去路:“安安这是怎么了,喊了你许久都没反应”。
阿遵关切地看着崔安安,轻轻擦去她眼角的泪。
一时间崔安安竟有些感动,她哽咽道:“路上风沙太大被迷了眼而已”。
阿遵笑着从崔安安手中接过蜜饯酱:“这是给我的”?
崔安安犹豫地点点头。
阿遵看见崔安安的身子略有颤抖,他关切地将身上的大氅披到她身上,送她回到邺宫门口。
此后的一段时间,崔安安常心不在焉,她努力克制自己不再去想阿闵,她告诉自己阿闵长大了,该是有自己的生活,而她,不该成为拖累阿闵的累赘。
石虎欲与晋缓和紧张的关系,亦是不想自己讨伐慕容皝之时晋军趁机兴兵北伐,遂派遣使者前往晋国与之结盟。
石遵因一直不受石虎重视,遂主动请缨作为使臣前往晋国游说,他想置之死地而后生。
即使知道此去一别,再回故国不知何时,可他更想为赵国出份力,想让父王对他刮目,他不想成为父王眼中庸碌无能之人。
郑王妃已痛失一子,如今阿遵欲前往晋国,她心中担忧不安。
当崔安安得知彭城公遵赴晋的消息之时,心中甚为难过,阿遵曾经是高高在上的贵公子,一入晋国生死难料。
听闻郑王妃劝说石虎在赵国中择一公主一同送入晋国,而崔安安作为崔氏养女,郑王妃定也会将她列在名单之中,毕竟石虎后宫的妃子们没人会愿意将自己的女儿送入龙潭虎穴。
果不其然,郑王妃身边侍婢前来:“安丫头,王妃寻你有事相商”。
崔安安心中已然猜到郑王妃此刻唤她的意图,与其到时陷入被动境地,倒不如自己主动请缨。
她伏跪在郑王妃跟前:“奴是崔氏养女,赵国待奴不薄,郑王妃与彭城公亦待奴诚心,奴愿随彭城公一同前往晋国”。
郑王妃心中一惊,方才还在同旁人商议如何哄骗崔安安入晋,不曾想她却主动请缨。
郑王妃满脸笑容地将崔安安扶起:“安安,我知你与彭城公感情深厚,我看着你长大,也是很舍不得,可是除了你,我不放心任何人”。
在这后宫中,郑王妃能信任的人确实不多。
那些娇生惯养的小公主们,一旦遇到危险,定是先想着如何自保,说不定到时会让彭城公陷入危险境地。
崔安安心中放不下阿闵,可她明白,她没有选择的余地。
“奴有一事相求,待奴走后,恳请王妃善待阿闵”,崔安安恳求郑王妃。
郑王妃点头答应:“修成侯我自是会善待于他,你大可放心”。
郑王妃遂请求石虎将崔安安收为养女,封为赵公主,随彭城公一同入晋。
阿遵担忧地望着崔安安,心疼地说道:“安安,前路险恶生死未卜,父王母妃实在不该让你陪我冒这个险,等到赵国边境,你便自行离去,莫要回头”。
崔安安故作轻松道:“即使前路艰难,我亦愿与彭城公风雨兼程,绝不后悔,只求彭城公莫要将我丢下”。
阿遵怔怔地望着崔安安温柔而坚定的眼神,他的心中甚为感动。
在旁人眼中,他就是个碌碌无为的王公贵胄,可在崔安安眼里,他就是那个能为她遮风挡雨的人。
那一刻,他想护她一生!
邺宫内,阿京听闻崔安安被封赵公主,可他却开心不起来。
他知道石虎只是想将崔安安献给晋国,以此缓和赵晋关系,可晋国向来视赵国如仇敌,此番入晋,生死难料。
他本以为这一世可以一直这么远远地陪着他心里的那个姑娘长大,可现实为何总是这么不尽如人意。
第一次,他终于体会到挂念一个人的感觉。
崔安安笑着安慰阿京说:“这辈子有阿京这样一个知己好友已然足矣,若我回不来了,还请阿京定要照顾好阿闵”。
阿京无奈地红着眼点点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