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铁炮组200人 (第1/2页)
盛夏的早晨,阳光虽然明亮,却还未完全炙热地洒满大地。
清州城在晨光的映照下,透出一种宁静的魁伟气息。
城中街道上的武者虽然不多,但他们的步伐却显得急促,目光中流露出对未来的期待与隐隐的不安。
整个城市似乎正在为即将到来的战事暗中筹备,空气中弥漫着一丝难以言喻的紧迫感。
一大早,阿筠小姐就来与我和一益道别了。
面前的她身穿着紫袖白底的短袍绔,外衬金丝勾勒的浅蓝色轻便阵羽织。
我清楚的记得,这是我们第一次见面时她所穿戴的装束。
腰后依旧悬挂着那把翠绿色刀柄的长刀,最外面则披挂着紫色的轻甲
与平时温柔体贴的她不同,此刻的她全副武装,仿佛战斗的火焰已经在她心中熊熊燃烧。
我知道她此行是去执行信长大人昨夜布置的任务,任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因此我并未过多询问,只是深深行礼,真挚地祝愿她武运昌隆。
阿筠小姐回头,意味深长地看了我一眼,眼神中透着复杂的情感,仿佛藏着许多未尽的言语。
她轻声说了一句:“少年、兄长大人,还请多保重。我先告辞了!”
她的语气中虽然带着一丝不舍,但却又充满了决心。
我深知,阿筠小姐将先我们一步进入那危机四伏的战场……
现在的我,除了目送她全副武装的背影渐行渐远之外,什么也做不了。
就在这时,旁边的一益轻轻拍了拍我的肩膀,笑着安慰道:
“放心吧,阿筠她是个坚强的人,一定会完美完成任务,凯旋归来的。”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
“而且,我们也有自己必须完成的任务,不是吗?今天,我们可要选出一批优秀的人才出来才行,煜贤!”
我点头应和,收回思绪,转而集中精神。
的确,一益说的没错,我们也有自己必须要完成的使命。
今天,我们的任务同样清晰而紧迫——首先要前往清州城西侧的火器库,检查那批铁炮,并为即将成立的铁炮队挑选出最合适的队员。
而在即将到来的岩仓城战事中,这铁炮队将成为我们战斗力的核心之一。
“我们走吧,”
我对一益说道。
他点点头,我们迅速朝火器库方向前进......
清晨的凉意逐渐被微升的气温取代,阳光在城墙上投下长长的影子。
街道上的行人逐渐增多,大多是准备为军队补给的商贩。
货物车轮的嘎吱声和士兵们整齐的步伐声交织在一起,预示着整个城市都在为战事积极动员。
我与一益默默地走在这些繁忙的街道上,心中各自揣着任务的重量。
火器库位于城西一个隐蔽的角落,建在一道石墙的背后,如堡垒般静谧。
抵达时,守卫见到我们立即行礼,随即推开了那扇厚重的大门。
门内传来沉重的木门滑动声,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浓浓的火药味。
库内的光线有些暗淡,但经过短暂适应后,我们能清晰地看到那些一排排整齐放置的火绳枪。
每一支枪都仿佛沉默有力的战士,静静地等待着被赋予生命。
一益走在前面,他随手将一支火绳枪拿在手里,细细端详着它杰出的枪管与精细的木制枪托。
“这些铁炮的从制造工艺来看,当真无可挑剔,不愧是从最好的铸造工匠那里得到的。而且,从枪管的长度和厚度来看,它们的射程和稳定性应该非常可观。”
我则仔细检查堆放在一旁的弹药,仔细核对清单上的数量,并用手掌轻轻滑过那些精心制作的火绳枪:
“这些并不是普通的武器,我们要确保它们在关键时刻发挥作用。接下来,我们还要组建一支能够熟练操作这些武器的队伍。我想,藤吉郎可以帮到我们,他刚刚升官,听说他新招募了些足轻,其中应该有不少好苗子。”
“这是个好主意。那我们就去他那看看。”
一益赞同道。
藤吉郎作为我在这个时代的“好友”,虽然在前一阵子还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足轻。
但在聪明机敏的他的努力下,如今已经成为组头。
记得在他和为代带我游览歌舞伎町的时候,曾听他标榜自己道:
现在的他已经对自己负责的屯所里的大小事务了如指掌,而且只需一眼便可分辨出谁能当大任。
虽然他的话,乍一听神乎其神的,像是在吹牛。
但一联想到未来的“藤吉郎”,我就完全想不到任何反驳的话来了。
于是,从火器库出来后,我们快步向驻屯所走去。
藤吉郎那里是我们此行的重要环节。
一路上,我们对如何挑选合适的人选进行了详细讨论,特别是如何将他们训练成能够熟练操作火绳枪的新锐力量。
“找到那些能在压力下保持冷静并拥有快速反应能力的人是关键,光有勇气和力气可不够。”一益根据自己对火绳枪操控的见解如是分析道。
藤吉郎所负责的屯所虽说不上近,但也并不算太远,我们脚步迅速,不一会,便到了。
我和一益刚步入驻屯所,便看见了藤吉郎正在驻屯所的训练场上忙碌。
他也迅速察觉到了我们的到来,脸上挂着汗水混合但不减的活力。
“喔!是一益大人!还有,煜贤啊!两位找我有什么要紧事嘛~?”
藤吉郎问道,略显顽皮的笑容透露出他总是乐于承接挑战的本性。
“我们需要组建一支新的火绳枪队伍,信长大人指明要从精锐中挑选能操作这些新式火器的士兵。”
一益直截了当地说明我们的来意。
“哇哦!这还真是个无法拒绝的挑战!”
藤吉郎眼神中闪过一丝兴奋,显然早有心理准备,
“现在我手下的好苗子不少,现在就带他们过来。”
藤吉郎转身唤来几名足轻,他们一个个出现在我们面前,每个都是他用心挑选、训练有素的年轻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