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扬帆 (第2/2页)
朱元璋的思绪被打断,瞪了他一眼:“你先学好兵法谋略,莫要只想着冲锋陷阵。”
朱标在一旁劝道:“爹,让老四跟着历练历练也好,他平日里也刻苦习武、何况若银山一事为真,正需要皇家人坐镇,老四身份很合适。”
毕竟二弟三弟和蓝玉他们去了云南那边,收复土司去了,老五又对草药感兴趣,跟着太医院的医生整天钻研。
他和父皇又都不合适轻举妄动,朱棣的确是最合适的人选。
殷灵毓怕的就是朱元璋再犹豫,因此直接将银山抬了出来确保稳妥,看朱元璋那欲言又止的样子,殷灵毓出动出击。
“上位相信臣吗?”
“你…咱自然是信的。”
“那就试一试好了,总归不会吃亏的。”
朱元璋盯着殷灵毓看了许久,最后同意了。
等朱棣追着殷灵毓离开后,朱元璋转向朱标,心事重重。
“标儿,你说,她究竟还藏着多少东西?”
朱标拿起奏折晃了晃:“爹,藏不藏的,不也还是会给您吗?”
“咱心里不踏实。”朱元璋轻声道。
朱标也没办法,爹他就这样,只能转移话题。
“爹,您看这个宝钞,光是防伪就费力的很了,咱们是不是该安排匠人早些钻研起来?”
“这个确实也是个难题,还有那防伪标识,若被外藩学去仿造,也是个麻烦。”朱元璋皱着眉头,陷入沉思。
朱标接着说:“不如咱们选拔一些信得过的匠人,让他们在秘密之地专心研究防伪之法,同时加强对他们的监管,防止技术外流。”
朱元璋点了点头,“此计可行,你去安排吧。另外,殷灵毓他们出海一事,也要做好准备,多派些水战经验丰富的将领随行,确保万无一失。”
朱标应下,又道:“那机枪的制造也得加紧,那子弹,打得太快,太容易供应不上了,而且也容易压不住,得让将士们加紧训练,如此才能在战场上发挥最大威力。”
“顺路再清剿一番海盗吧。”朱元璋蹙眉:“出海咱是想拉上一些大臣的,前几年棒子大多了,得给点儿枣子吃,何况着出海利润高风险也高,该把他们拉进来一起分担分担。”
自从打开了商业的大门,朱元璋比起以前的杀性更多了些狡诈,以前文人还敢试探试探,现在干脆就是争取不被耍,被牵着鼻子跑了。
在殷灵毓的争取下,常遇春作为了这一次出征的主帅,带着殷灵毓和朱棣,以及将士们,趁着春日上了船。
因为商船也得派人护送,最后干脆就挂在了战船后面蹭机枪和大炮用,他们的计划是先在一些比较近的藩属国转悠一圈,试试水,主要还是以立威和勘探银山为主。
下海这日,风和日丽,殷灵毓站在船头看着海鸥,船还没开出多远,身后朱棣找了过来。
“姐!殷姐!救我啊!”
他捂着胸口,一脸苦涩。
他有点晕船!他以前不晕的啊!
殷灵毓给他指了穴位,问他:“早上吃多了?”
“没有。”朱棣摁着穴位摇头:“可能是因为紧张吧,毕竟是要出海,十天半个月都在海上漂着什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