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称帝 (第2/2页)
那还有什么好说的?打呀!
吕绮铃现在挂的职位是秩中二千石,托了救天子的福,特种小队现在官职都不低,这场战斗里他们主要的任务就是敌方的粮草,能偷运就运走,带不走的就烧毁,尽可能削弱袁术不缺粮草这一优势。
粮仓位置,当然是孙策倾情提供了。
曹操也从衮州递信,言及自己将亲率五万精锐自兖州南下,屯兵汝南,按计划佯攻寿春北门,尽可能牵制袁术主力。
江东的孙策此刻也正点兵,欲从长江进入庐江,在袁术身后来个反戈一击。
殷灵毓还顺手提了个建议:“要不,叫宪和散布一番流言,便说寿春水源中已被我下了毒,如何?”
她还顶着神医名头呢,说这话有保障,怎么也能给敌方不少心理压力不是?
第一次直面殷灵毓在两军对垒一事上献策的刘备连连摆手,被提起的简雍和一旁的郭嘉最终也否下,毕竟殷灵毓现在的名声是正向的,贸然散布与其相反的一面,怕是要被千夫所指。
倒是蹭在一边摸鱼的贾诩暗自认可。
嘿,小丫头倒是疯的怪有底线的嘞!都不真下毒!光吓唬!
话说,自己之前是不是收过什么毒药方子来着……算了,看主公这么仁义,估计以后也用不上了。
按照之前的计划,刘备带上了张飞和吕布,还有陈宫,带着两万精兵,从下邳西进,屯兵盱眙,打着为天子讨逆的名声,与曹操共击袁术。
殷灵毓没有跟上去,反而专心开始着手民生。
关中大旱,并非是能轻巧揭过的,若想能让百姓过上风调雨顺稻花香的好日子,疏通郑渠必不可少。
还好,土法水泥在手,修路修堤坝也是专业对口了,殷灵毓找来陈登和郭嘉,一同商议招工之事。
前线,袁术得知刘备曹操前来攻打寿春,勃然大怒,拜张勋为大将军,统领大军二十万,又分成七路大军,大张旗鼓迎击曹操刘备。
曹操得知,冷笑道:“吾观七路之兵,如七堆腐草,何足介意!”
戏志才虽未开口,但也并未反驳,这倒不是他们太自信,是袁术这事儿的确荒谬,任命好些乌合之众,便信心十足的叫嚣要取徐州豫州,性又多疑,和这些属下根本算不上亲信,哪怕不能一击便破,也是轻易可败。
他们的主要任务便是牵制,曹操也就稳扎稳打,毕竟,就算袁术兵多粮足,可寿春却是水旱连年。
“是极,袁公路部下之民怨声载道,人皆缺食,今又动兵扰民,民既生怨,不必与战,待彼兵粮尽,必然生变。”戏志才附和曹操道。
曹操说到这里不免担忧,军中粮草物资是否充足,诸郡皆荒旱,孙策虽应承借粮,运输来却也要一段时间。
戏志才听了曹操的话,舒了口气:“主公勿忧,仲德在衮州时,效仿殷珏,早购置粮米,军中粮草可足食三月余,且商队未歇,月末应还能在来一批。”
“善。”曹操叹道:“只是关中年来荒旱,粮食艰难,若更进兵,恐怕也是劳军损民。”
打完这一仗,怎么说也得缓和上几年,不能压榨的太狠,想立足好歹要考虑考虑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