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14章 咦?这不是小木兰嘛! (第1/2页)
无非就是一点家具和生活用品而已,反正自己还有一箱钱傍身,大不了再去购买一批新的。他本来也不想欠任何人情债,所以这样反倒好了。
“那您今天有空吗?我想去友谊商店购物,可能需要帮手。”
听完何晓的话,傻柱顿时惊讶万分。原来这是儿子第一次主动邀请他一起出去。高兴之余连忙连声称有空,并补充道,“轧钢厂这几天都没什么事情,我现在完全闲着呢。”
“嗯……”
看傻柱并无离开之意,何晓只好说道:“您是不是可以先出去做些准备?”
“知道了知道了,我去把自行车准备好。”
何晓关好房门,打开自己的小皮箱,里面塞满了钞票。
因为友谊商店只接受外汇券,他将上面的普通钞票拨开,拿出了一些外汇券。
一张、两张、三张……
由于不清楚友谊商店商品的具体价格,何晓打算多带一些外汇券。当他数到三十张时停了下来。
这可是三千块的外汇券,无论是外汇券还是人民币,在那个年代都是巨大的数目,足够购买许多东西了。
放好外汇券,他合上小皮箱正要出门,又想起了一件事。
转过身来,他注意到小皮箱就那么放在床板上,显得有些显眼。
“唔……”
“会不会被人拿走了呢?”
提起小偷,他顿时想起了小时候就不安分的棒梗。要是这家伙溜进来,翻他的箱子可就麻烦了。
不过,棒梗真敢偷吗?
想着,何晓不由笑出声。毕竟偷一万元就够枪毙了,若是梗真的偷钱,肯定能闹出个大笑话。
最后摇了摇头,他关上房门走出了房间。
来到院子,看见贾家人正在忙着把物品搬到西厢房里,每个人脸上都挂着笑容,看起来像赢了一场重要的战役似的。
傻柱则站在秦淮茹旁边劝解着妻子。当儿子出现时,他马上迎了过来。
“儿啊,现在就要走吗?”
何晓点头示意,径直向外走去。
在胡同里等了一会儿,傻柱才推着自行车出来。
“来吧,儿子,坐上来!”
面对裸露在外的自行车后座,何晓一脸复杂。这铁疙瘩实在不怎么舒服,他心想回头干脆再买辆新车好了,这样出门更方便。
出了胡同口,傻柱用力蹬着车往北而去。
何晓探头看了看前方路途,问父亲:“您知道友谊商店在哪儿吗?”
“呵,京城里哪儿我去过不知道的?友谊商店就在建国门外大街上,你就等着到了。”
——
近半个小时的骑行,傻柱已经满头大汗才终于抵达。
友谊商店是一座四层楼高的长方形建筑,外圈围着一层金属护栏,在那个年代看起来颇为气派。
何晓好奇打量着,门口高处挂了一个写着中英文店名的牌子:京城友谊商店。
进出的人群以外国人居多,场景很独特。
墙壁上还有很多中英文的宣传海报,整座商店透着一股与众不同的氛围。
见傻柱用锁固定好了自行车,何晓招呼道,“咱们进去了。”
谁料傻柱却摇摇头说,“我还是别进去了,我又不是外国人。你进去吧,我就在外面等你。”
“您真的不进?”
何晓一听傻柱的话,立刻眉头紧锁。这话啥意思?莫非不是外国人就禁止入内?
毕竟都是同来的伙伴,自己独自进店shopping就毫无趣味了。
“你可不能不进去啊,我今天购物一堆,你要是不在,谁给我帮忙拿着呢?”
傻柱一听这番话,又哭又笑,感觉自己瞬间沦为了个拎包小工的角色。
虽然心里嘀咕了一阵,最终还是没再继续拒绝。
实际上他心里的确对店内充满期待。友谊商店在京城可是大名鼎鼎,虽然大家伙都知道这个地方,但能够真正入内消费的却少之又少。
这里的支付方式特殊——只收外汇券,完全不接受人民币,这一特点就直接将绝大部分人群给拦在外面了。
到达门口时,何晓瞥见一侧立着的牌子,上面赫然书写着十二个大字:“本店接待外宾,无关人员勿进!”
并未附上任何外文内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