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民俗学者 (第1/2页)
“《耳食录》里没有记载女人丢掉绣花鞋的原因,所以接下来的内容,是我在实地调查后,得出的结论。”
“苗疆当地,至少流传着十来个类似的故事,其中有一个故事,发生在当代。”
“和我的同门师兄有关。他对绣花鞋的故事非常感兴趣,正好又是本地的人,就在故乡的村子里做了一个实验。”
“他娶了一个当地的姑娘。并亲手赠予了她一双绣花鞋。姑娘很高兴,她不知道,这双鞋有问题。”
“当地冥婚的陋习已经被革除,但做相应诅咒法术的巫师还活着,师兄重金委托巫师对鞋下了法术。”
“结婚那天,姑娘就穿着被诅咒的鞋子。”
“后来他们度过了一段很长的甜蜜时光…长得师兄怀疑,诅咒的绣花鞋真的有用吗?”
“但是那么多传说都是一样的,不可能是假的呀。”
“师兄便冥思苦想,终于在一天有了一个大胆的猜想。”
“他把这双鞋是被诅咒过的鞋,告诉了妻子。”
“当然,他没有说他是故意这么做的。那时做法的巫师已经死了,他便污蔑说是那个巫师陷害他。”
“之后的故事,我想我不用多说了。师兄假意陪妻子寻访了一切破除诅咒的办法,一次次地丢掉绣花鞋,然而诅咒挥之不去。”
“他的妻子,无可挽回地暴毙在了一天清晨。”
“你能理解这个故事吗?”
何潇听着有些害怕。倒不是因为故事的内容,是民俗学者描述这个故事的时候,有些细节太详细了。
“师兄”,真的存在吗?
民俗学者见何潇不搭话,于是继续说:“从最后一个故事,我们就能倒推为什么前一个故事里女人很久没事了。”
“她不知道绣花鞋是陪葬品,就不会有事。”
“第一个故事里,女人要丢绣花鞋的原因…很有可能就是鞋匠做的事情败露了,她知道了绣花鞋有诡异!”
只要知道了,就会被诅咒一直缠身吗?
何潇紧张地咽了咽口水,那他现在,不是算彻底知道了诅咒的存在吗?
他只能祈祷,挽联的性质和绣花鞋不一样了。
民俗学者说:“我觉得,你遇到的挽联和绣花鞋是一个原理的!也许你那个高中同学也找了个法师做诅咒?”
不可能…吗?
何潇努力回忆了一下记忆里的墨烬生,确实喜欢捣鼓一些和诅咒有关的东西,但会对自己下手吗?
“很合理吧?”民俗学者说,“你之前不知道挽联有诅咒,很快就忘记了,所以没有事。但是今天你又看到了它,开始怀疑它有问题了!”
“诅咒就开始显灵了!再加上墨烬生又提了一嘴,你的怀疑越演愈烈…诅咒的越大!你看到了不详的鬼魂!”
哪怕是在规则怪谈的世界里,何潇都觉得这个推论很合理。
当然,“合理”和“真相”还是有差别的。
“有什么能够破解的办法吗?”何潇问。
民俗学者摇摇头:“按道理,找原来下诅咒的那个法师就能破解,但是肯定不现实。”
“还有一个办法,那就是你再次完全把挽联和诅咒的事情忘掉。”
这根本不可能啊!
除非何潇一棍子把自己敲成傻子,否则人怎么能强迫自己忘记东西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