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李世民一战灭一国 (第1/2页)
叶枫:“胜败乃兵家常事,只要基本盘还没动摇,打仗输了也是可以挽救。”
“李渊也得到一次建立军中威望的机会,李世民上次挂帅打输了,唐军大半人马被薛举搞死了。”
“而这一次如果李渊陪着李世民一起上前线。”
“李世民打赢了。”
“那么李渊将成为挽救李唐的大英雄,所有的成绩都是在李渊的英明指挥之下完成。”
“或者把李建成安排成元帅,让李世民成为副手,只要赢了那么就是李建成的功劳。”
“而李渊一边鼓励李世民,儿子,老爹相信你,老爹在长安等着你胜利归来。”
“可能李渊也害怕染病,要是去的路上不小心染上病了,和薛举一样死在路上那就好玩了。”
李渊:“我再差的结果都是当一个太上皇,李世民也得好好对待我,要是在路上死掉了。”
“太上皇都当不了,刘邦和我不一样,他没有能打的儿子。”
刘邦:“活该以后被你儿子压得抬不起头,活该你以后被你儿子从宫中架上船。”
“活该见到儿子相残。”
“老子才不想和你一样,可怜。”
嬴政:“确实可怜。”
叶枫:“李世民再一次率领大军来到了当初战败的地方。”
“这一次他要全歼了薛仁杲彻底的消灭西秦。”
“一战灭一国。”
“李世民到了前线之后守城不出,薛军派人几次挑衅以祖宗为核心疯狂的开骂。”
“李世民当做没听到。”
“面对对方的挑衅,其他唐军将领纷纷请战一雪前耻。”
“李世民心里吐槽,拉倒吧,表面上说:我们才刚刚被对方打败,士气非常的低落。”
“而对方前不久打败我们有轻敌之心。”
“现在我们就要等他们的士气衰落,等到他们放松警惕的时候再一举歼灭。”
“李世民很明白。”
“不要看这些将领纷纷请战,好像唐军士气非常的足一样。”
“真正打仗依靠手底下的士兵,这些士兵的想法才重要。”
“这些士兵前不久刚被打败,现在要是遇到了士气旺盛的敌人,只会重蹈覆辙。”
“忍,等到最好的时机。”
“不要被表面的现象所迷惑,要看透事情的本质。”
“唐军依靠永丰仓提供源源不断的粮食,而薛仁杲只能跨过陇山运输粮食,双方的运粮成本完全不在一个层面上。”
“这种打法和之前对付薛举的打法一样。”
“接下来李世民就要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单单打败薛仁杲就行了吗?”
“用项羽和刘邦来举例。”
“项羽百战百胜但就是弄不死刘邦,那么百战百胜的意义就不是很大。”
“在彭城之战项羽打赢了刘邦,3万人狂打56万人完成了惊天的战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