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复查旧案! (第1/2页)
演武一事已结束几日。
在许长丰的介入下。
大理寺内对此事的议论戛然而止。
就像从没发生过一般。
“如此也好,省的每天都有人来向我请教电解水之术。”李云济喃喃道。
“今日天气不错。”李云济坐在侦察处伸了个懒腰,“适合查案。”
话音刚落,门外就传来敲门声。
“进来。”
姜奎打开门,向李云济递上一份卷宗。
“大人,这是许大人让我转交给你的。”
“许大人说,这卷宗早该交给大人。”姜奎回忆道:“只是前几日大人忙于演武一事,恐怕分身乏术。”
“还真来案子了?”李云济嘟囔着接过卷宗,“言出法随啊这是...”
展开查看,眉心逐渐皱起。
卷宗所录,是一桩至今未破的陈年命案。
但令李云济奇怪的是,命案中死者竟是大理寺前司正,洪烈。
而且死法竟和前几日皇城司守卫一案出奇一致!
基本可以判定,凶手系同一人。
“不过,许大人怎么知道我要查这件案子?”李云济喃喃道:“难不成是苏明告诉他的?”
李云济这样想着。
毕竟目前来看,许长丰和苏明应该是一伙的。
李云济收起卷宗,神色凝重道:“姜奎,这个洪烈,你认识吗?”
听到这个名字,姜奎顿时肃然起敬。
“洪烈洪司正,是大理寺的断案奇才。”
“曾破获无数奇案!乃吾辈之楷模!”
姜奎语气激动,眼中满是敬仰。
随即,又闪过一丝哀伤:“可惜天妒英才,三年前洪司正在查案过程中,因操劳过度,溘然长逝。”
“实在令人惋惜!”
“查案?”李云济嗅到一丝阴谋的气息,眉头紧锁:“查的什么案?”
姜奎思索片刻,眼前一亮答道:“是永州税银失窃案。”
“我记得当时洪司正说过,此案诸多疑点,恐怕牵连甚广。”
李云济心中一震。
三年前,正是此案闹得满城风雨。
作为大乾王朝最为富庶之地,永州城一年的税银可不在少数。
江湖上甚至有传闻说,永州一年税,可抵大乾其余八州三年有余。
“此案不是已经结了么?”李云济疑惑道。
在李云济的记忆里,这桩案子是以马匪截杀结案。
当时圣人震怒,派遣京都府衙门携五千玄武卫,几乎将沿路的匪窝全部捣毁!
“案子是结了。”姜奎沉声道:“不过税银却未曾追回。”
“那几个土匪头子嘴是真硬,临死都不肯说出税银的下落。”
“刑部尚书判其当众斩首,诛其九族!”
“当年还是由苏相亲自监刑。”
李云济听完,眉头紧皱。
此案确实疑点颇多。
其一,永州税银数量巨大,押送队伍中高手众多。
不太可能被那些土匪截杀。
其二,且不提这些土匪有没有勇气与朝廷作对。
即便是有,吃了雄心豹子胆抢了税银后,为何不逃?等着被玄武卫扫平?
不合常理。
所以当年洪烈察觉到了其中蹊跷,暗中调查,所以才被灭口。
而杀他的人,与杀皇城司守卫的凶手,是同一人。
换句话说,此案或许与漠北巫族有关!
“洪司正说的不错,此案确实牵连甚广...”李云济喃喃道。
姜奎神色一紧,“大人,此话何意?”
李云济沉思良久,深吸一口气,沉声道:“传我令下去,三年前的税银案,我要亲自复查!”
姜奎闻言,脸色突变,迅速关好房门,神色警惕道:“大人慎言!”
“此案乃刑部尚书亲判,大人此举,万万不可啊!”
姜奎所忧,李云济自然心知肚明。
李云济冷哼一声,目光如炬:“案子有误,就该重审,这是规矩!”
姜奎心头一颤,看向李云济的眼神多了几分敬意。
“可...”姜奎顿了顿,有些忐忑。
“放心。”李云济灿然一笑,拍了拍姜奎的肩膀,“若上面怪罪下来,由我一人承担,绝不牵连于大理寺!”
姜奎突然猛地摇头道:“属下绝无此意!”
“那你方才犹豫什么?”
姜奎眼神有些闪躲,轻叹一声道:“是属下多虑了。”
说着,突然后退半步,肃然起敬道:“大人请放心,大人若想彻查此案,我侦察处同僚,定当全力相助!”
姜奎语气坚定,难掩内心的澎湃。
言毕,利落转身,大步流星地走出房门。
“公子。”十一上前一步道:“你这么做,相当于跟刑部尚书宣战,可想好了?”
李云济不置可否,反问道:“十一,你有没有想过。”
“若那些土匪真是枉死的呢?”
“诛九族之罪,本就是莫须有的呢?”
十一瘪了瘪嘴,又问道:“公子若要查,大可以暗中调查。”
“何故如此大张旗鼓?”
李云济嘴角微微上扬,“若非如此,别人怎么知道我在查案呢?”
十一挠了挠脑袋表示不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