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真假难辨 (第1/2页)
“是啊,可……现在马赫然的五万人还在江南南部呢。”
“他的兵马,可以留给张玉去对付。”
张玉要去应天,就必须先过马赫然这一关。
宁王此时五味杂陈,因朱棣逃走,手下那么多将军又被害,他的眼皮总跳个不停,感觉要出大问题。
“先生,你说,本王要是输了,皇帝会向对待朱棣那样,饶本王一命么?”
答案是不可能。
但解士仁不愿说出答案,避免宁王胆怯。
“王爷,今日只考虑今日事,别去想其他的。您现在已经处于谋反的姿态了,留给您的路只有一条,退一步是万丈深渊。”
“那……如果本王不出兵,只占据江南呢?”
“早晚必被皇帝所擒,江南虽然富庶,但四周都是大明国土,皇帝现在却的是厉兵秣马的时间,现在是他兵马最少的时候,此乃天赐良机,若犹豫不决,王爷,您必万劫不复啊。”
实话说,朱权已经产生恐惧了。
朱允熥的战绩让人毛骨悚然,特别是他对战盛庸的那一场,堪比楚霸王项羽了。
虽说朱允熥用的是弩箭,现在宁王也有。
但他这些天一直在做噩梦。
“王爷,您已经没了退路,赢,则您得天下,败,则满门抄斩。”
这句话一提醒,朱权双目似火。
“你说的对,本王绝不能输,绝对不能!”
……
应天。
燕王得救,朱允熥心里也松了一口气。
还得是三通会办事。
现在,就看王邵和马赫然怎么抵挡鞑靼和抵抗南下的军队了。
鞑靼兵马不下十五万人,王邵只有五万,固守城关,且看他怎么御敌。
最难的就是马赫然。
除了宁王的队伍,还有燕王麾下的二十万人。
总数相加,超过了五十万,十倍于马赫然。
切现在,弩箭制造技术,在各方面的军中都被普及了。
单纯靠弩箭,已经无法取胜,谋略才是第一位。
朱允熥深夜考虑这点,写了一封书信,让暗卫去给江南三通送书。
马赫然在江南南部的一个镇子上驻扎。
他一直在考虑该怎么拿下江南,这不是件轻松的事。
就在他纠结犯难的时候,张玉和朱能进兵的事,也被朝廷送了过来。
这可把马赫然给惊到了。
连夜,他召集几个将军来议事。
“什么?!马将军,燕王也造反了?这……五十七万大军合兵一处的话,咱们这点人马,怕是要遭殃吧。”
在场几人都深感恐惧,这不是打仗,这是用命来堆尸山啊。
几十万人要从他们的尸体上踏过去,那也太悲惨了。
“马将军,可否上奏朝廷,让陛下增兵?”
另一个将军表示:“应天只有六万多兵马,全部增兵过来,那陛下的安危谁负责?”
“可是,燕王和宁王会和一处,那我区区五万人,不等于等死么?!”
马赫然情绪也不高。
如果只是宁王一人,他有七分把握能防守住。
可多了张玉的人,那就难办了。
他所驻兵的这个镇子,不是什么地势优越的地方,属于平原地带,只是在附近打造了许多营寨和伏兵而已。
燕王麾下的那些猛将,只要强攻过来,可以让他片甲不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