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中计 (第1/2页)
姚广孝看的透彻。
但这也仅仅是他的猜测,没有任何实际根据能说明这封信不是燕王派人送来的。
因为在这些将军看来,朱棣想找个人送信,还是不难的。
这就是武将和文官之间的差别,他们对和朱棣有关的任何事物,都非常敏感,而且信上就是朱棣的笔迹,但看这一点,他们就愿意相信。
即使这封信不是出于朱棣之手,也有可能是朱棣遇到了什么危险。
“军师,也许你猜的对,但王爷的安危,我们不能不顾!”
张信审视着他们所有人,深知朱允熥把他放在这儿的目的。
该说话时,他就要义不容辞。
“列位将军,军师之言,合乎情理。你们现在要是出兵,就坐实了谋反,届时朝廷给我军的粮饷会断,而王爷也将背负骂名,在下想请各位将军想清楚了再行事。”
朱能朝他指着:“张信,你本来就是朝廷的锦衣卫,不是上将军之列,没有资格在这儿议事。”
“末将确实没有这个资格,但如果你们起兵,那也连带着末将的连坐之罪,所以,末将就不能等闲视之了。”
姚广孝十分诚恳的说道:“朱将军、张将军、丘将军,列位将军!不可鲁莽行事啊。若真的对王爷安危考虑,可派遣一小股人南下,沿途寻访王爷下落,切不可冒失。”
在场的人难道不清楚么,只要他们现在冲动了,这个锅就得由燕王来背。
就算燕王没有谋反之心,这个事实也逃避不了了。
丘福说:“军师说的对,咱们还是从长计议吧。”
“哼,丘将军,是不是你跟军师在被皇帝俘虏之后,受了什么好处?你是不是也希望王爷出事?”
“你!——朱能!本将军跟随王爷,忠心耿耿,从无背叛之心!你不要学口喷人!”
“既然如此,那就随我们一道南下,去营救王爷。那朱允熥当面一套,背后一套,他之前软禁宁王就是最好的证明!来人!请军师和张将军下去休息,我等要议事了。”
门外走进来几个甲士,替姚广孝和张信二人开道。
他二人无奈,走出议事厅,到了大门外边。
“唉……此信八成是出自宁王之手,先前的讨贼檄文,就是宁王写的,从大同去应天,毕经江南,王爷一定是让宁王给抓住了。这可如何是好,这是宁王的计策,他自己按兵不动,想引王爷的兵马南下,然后坐收渔利。”
张信说:“先生,我休书一封给陛下吧。”
“也只能如此了,咱们现在什么事都做不成,二十万兵马出大同,那王爷没罪也成有罪了,后方的瓦剌也会卷土重来,这二十万兵马就成了贼寇,这是要灭九族的大罪啊。”
……
飞鸽传书抵达京城,已是几天之后的事。
张信的密信和三通的密信是同时抵达应天的,结果在朱允熥意料之内,却是不愿意看到的结果。
他密令三通,想尽一切办法营救燕王,同时派遣几百名暗卫前往江南。
燕王被宁王软禁在后院,有专人进行看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