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重用寒门 (第2/2页)
因为钱财必须从百姓身上搜刮,而老朱最重的,就是百姓。
不得不说,汤和完全摸透了朱元璋的心思。
而这么杰出的人才,朱元璋却好像不太知道。
就连后来的朱允文、朱棣,都没有重用此人。
很多吃瓜群众都说,老朱杀光了开国能臣,其实不然。
方寸之间必有大才,十室之内必有智者。
做皇帝,最重要的,是有识人之明,而非其他。
“马赫然,你的说法很好,但朕想看看你,到底能不能拿下江南。马赫然听旨。”
“臣——听旨……”
“朕封你为平安公,官拜虎威将军,与你五万兵马,半年之内,夺取江南。”
“臣领旨谢恩!”
“还有,江南附近的兵马,都听你调遣,就看你能不能用的动他们了。”
随后,朱允熥朝王邵一指:“王邵,朕封你为定安公,官拜龙威将军,也与你五万兵马,你的任务是驻守天门关,抵御鞑靼。”
“臣——领旨谢恩!”
“你们两个听着,你们怎么打仗,朕不管,你们需要什么,朕都提供,明日一早,你们就各自出发。”
选完了武将之后,文官就应该抓抓紧了。
在李进和刘璟的奴隶下,数日之后,朝堂上又多了十几个大臣。
却还远远不够。
俗话说,文武百官,就算不满百,五六十个总该有吧,不然就没有一点朝堂的样子了。
关于文官的选立,朱允熥还在等学院考试,那是明年的事了。
可现在少人,朝中事务繁杂,必须及时填补。
这天上朝的时候,朱允熥第一个说的,就是官员任免的事。
他想听一听刘璟的看法,因为指望李进出主意,基本是白日做梦,这家伙只知道自保寡言。
“刘璟。”
“臣在。”
“你是左都御史,朕想问问你,朝廷现在官员稀缺,你有神明好建议。”
刘璟愣了愣:“陛下,这只能开恩科来填补啊,历朝历代,都是这样的规矩。”
不错,新皇登基,就应该开恩科。
可是朱允熥不喜欢这种做法。
因为他很厌恶八股文,那些臭文章培养出来的,都是蛀虫。
看一个人有没有本事,是得让人实际去做一些事才行的。
这个说法叫‘试用期’。
商汤的宰相伊尹,当初不过是个耕地的奴隶罢了,也没受过什么良好的教育。
刘璟又说:“陛下,朝廷现在官员稀缺,可以及时开恩科,召天下学子进京,可彰显陛下之恩德。”
“呵,你说的有道理,李进不就是恩科入仕的么?但朕问你,洪武四年的第一场恩科,一共选举了多少官员?”
“回陛下,总共120名。”
“这是记录在册的,还有没记录的呢?”
“这……”
“三百二十五名。”
刘璟点点头:“陛下好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