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可恶的宁王 (第1/2页)
姚广孝对朱棣说的话并不多。
要在过去,他会滔滔不绝、口若悬河。
但上次朱棣对他产生戒心之后,姚和尚就知趣多了。
他始终记得自己的身份,再得到重用,也始终是个外人。
“军师,你说,如果本王再次起兵,那……那史书会怎么评价?”
和尚叹息摇头:“王爷,从我的角度出发去看这件事,皇上不会杀您,他在将圣旨给您之后,还让中书省拟旨,昭告天下,以示他的诚心。如果他食言而肥,那天下可就人人自危了。”
“可你刚才说,皇帝说过的话,未必会当真。”
“我是说过,因为他是天子,是一国之君,天子想要收回自己的话,从会有办法。只要您忠于皇上,他即便要撤藩,那也是很久以后的事。”
说到这儿,姚广孝给燕王出了个主意。
请求圣意,驻守大同,二十万人就留在这里,抵御瓦剌。
皇帝在应天,鞭长莫及。
纵然朱允熥很有战争头脑,可从他重用燕王来看,朱允熥是不会轻易御驾亲征的。
因为朝廷还有不少人属意朱允文,像宁王这样的人,对他就不服。
也是因为如此,皇帝才会器重燕王。
“王爷,以在下愚见,瓦剌在一日,您的日子就好过一日。”
朱棣听的明白了:“你是说,如果本王灭了瓦剌,那……皇帝就用不着留着本王了?”
这个么,姚广孝就不开口了。
历史上,不杀功臣的皇帝,只有秦始皇一人而已。
离开王府后,姚广孝一出门就见到了张信。
张信护送他来大同和燕王见面,就没离开。
似乎是替朱允熥一直盯着燕王。
“张将军,你在跟踪我么?”
“军师误会了,我是感觉要出事,想来和军师商量,免得王爷走错路。”
“你知道军粮的事么?”
张信正是听说军中粮草短缺,所以才感觉会出事的。
他们边走边聊。
粮草短缺,肯定不是朱允熥的授意,否则,张信会第一个知道。
宁王密信之事,姚广孝告诉了他。
张信低喃道:“这件事,是宁王故意为之,他想挑起战乱,而后从中渔利。军师,你可要提醒王爷,不可犯糊涂啊。”
“呵呵,张将军,你认为你了解皇上么?”
“军师此话何意?”
“君心难测呀……其实皇上也想撤藩,但是时机不成熟。内忧外患的情况下,撤藩是很愚蠢的行为。等到外患全部解除之后,藩王就成了尾大不掉了。等国家安定下来,你们这些锦衣卫,也将被消除,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
或许吧,可是张信蒙朱允熥大恩,万死难报。
如果不是朱允熥,他活不到现在。
皇帝将来会做什么,张信不去想,他只想做好自己份内的事。
“张将军,每个做了皇帝的人,每个想做皇帝的人,都是疑心很重的,没有人会例外。因为你一旦坐到那个位子上,你所考虑的事情,就跟别人不一样了。”
“军师,咱们现在是不是得把粮草的事先给解决了?”
“那是你的问题,你应该密奏皇上,说明这里的情况。”
……
应天。
书信被三通收到,快速送到了御书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