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重商国策 (第2/2页)
当下有两件要紧事要做,一是培养出一支顶尖的军队,二是充盈国库,这两件事,必须一起做才行,因为时间不等人。
想必此时,燕王正忙着招兵买马吧。
加上齐王也蠢蠢欲动,所以,兼顾国库的同时,军队是第二重要。
“李进。”
“参见殿下。”
“平身吧,国库现在没钱,你现在是朝中最大的官,你有神明好主意?”
李进沉默,摇头:“微臣没有。”
靠!
怪不得这家伙官位不高呢,除了听话之外,毫无主见。
老朱不让他顶替李善长的位置,还是有道理的。
“你不知,我却有个想法,这件事由你来做,还要秘密进行,不能以朝廷的名义。”
“微臣听命。”
还没说是什么命令呢,就听,这家伙真二。
朱允熥挠挠头:“我打算设立一个‘财神阁’,让户部播银二百万两,从应天府开始,着重发展商业。凡是加入财神阁的商人,不管去哪儿做生意、做什么生意,朝廷都给开路条,畅通无阻,而且税率下调到百分之五左右。”
听了朱允熥的话,李进心里咯噔一下。
要知道,朱元璋一直都在打压商人,税率久高不下。
商人交了税之后,到自己腰包的钱,少之又少。
经商在本朝是最吃力不讨好的。
作为一个成功的商人,非但要拉拢官宦势力,还要别出心裁,有巨额资金,在民间拉拢地方豪绅、勋贵等等。
就是说,除了本钱之外,还要给官府、豪强一些钱。
因此,在本朝能做商人做到买得起房子的,十中有一就不错了,大多数人都是亏本。
谁让老朱仇富呢。
而朱允熥这个命令一下,就等于给商人起死回生的能力。
原来的税率达到盈利的一半以上,现在只收百分之五,那朱元璋能答应么。
“殿下,这……这可违背了太祖爷定下来的规矩啊。”
“现在是我做龙庭,国家都穷成这样了,还讲究什么规矩?难道你想让大明变成一个乞丐国么?”
李进也知道这里头的弊端,但是谁敢违背朱元璋的意思呢。
朱允熥继续道:“财神阁由你主持,你找一个心腹之人去办就行了,那些民间商人的出货和进货,你要暗中支持,官府衙门不得向财神阁的人索取任何利益。”
“此外,加入财神阁的人,如果有人缺少本钱,我们支持,那二百万两银子就是见证。第三,财神阁必须自己先做几样生意,把名气给打出来。”
李进轻声说:“殿下,不以朝廷的名义来做,那百姓也不敢加入啊。”
“先暗地里做,等我登基之后,再默许,你明白么?”
原来如此!
李进胸中澎湃,对朱允熥升起无限敬意。
这是帝王之术!
直接由朝廷默认,不如新皇登基后的一纸诏书来的让人震惊。
这是朱允熥在给自己登基铺路,收揽民心。
要是现在就以朝廷的名义下达,百姓未必买账,因为在他们眼里,只有皇帝发话,才最管用。
“殿下,您何时登基?”
“现在国库没钱,办一次登基大典,需要耗费数百万两银子,此时登基,不合时宜,先赚钱。”
“可是,国不可无君啊……”
“这事我自己会考虑的,你不必多说,下去办事吧。”
不做皇帝最大的原因,就是没钱,还有——朱棣、齐王尚在,对应天虎视眈眈。
一旦称帝,那二人肯定在祭天大典之前,发兵南来。
朱允熥自己赚到的钱,个人腰包是不少,但不足以维持一个国家的开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