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走投无路 (第1/2页)
朱允熥对这三人的情况还算了解。
三人都是朱允文的铁杆粉丝,历史上,方孝孺誓死不肯替朱棣起草诏书,以至于被诛灭十族,他可是历史上唯一一个被诛灭十族的硬汉。
可是,这当中有个前提,就是朱允文会保住他们三人,否则三人的忠心就是笑话,连自己都会怀疑人生。
如果吕皇后坚持要他们行不可能之事,三人必将走投无路。
如果能将这三人收入囊中,对朱允熥将来的大业会很有帮助。
其实,这三人之所以不投降朱棣,并非朱棣谋反,而是朱元璋早就授意让朱允文接替自己,他们听的是老朱的话。
而实际上,朱允文给这三人的好处并不多。
文不能安邦、武不能定国,纯属拖油瓶子,也就是最后临死的时候,三人一身气节导致青史留名。
“主公,如果能将他们三人收入麾下,说不定……”
朱允熥望着面前的棋盘,优雅说道:“还不到时候,等皇后真的把他们逼急了,完全走投无路之时,我再招降也是一样的。”
三宝不明白:“可是,到那个时候,他们三人手里就没实权了啊。就算招降回来,又能有什么作用呢?”
“你要知道,这三个人可是朱元璋留给朱允文的托孤之臣,他们自己的能力有限,但背后的世家众多,很多文人是站在他们这一边的。文人的笔杆子,有时候能抵得上千军万马。”
“嗯……主公言之有理,那?”
“不用管他们,有什么消息,三通会告诉我的。咱们继续忙自己的,对了,海盐的生意,你去沟通了么?”
马三宝岂敢怠慢,他是亲自去过问这件事的,桥梁已经搭建好。
至于矿山打造兵器的事,也在进行中。
诸葛连弩现在都在凤阳,有一万兵力可以使用的军械,为了不打草惊蛇,并没有运过来。
但那一万军械是作为骑兵用的,不适合主战场。
真正要求打仗的军队,至少在二十万以上。
人少,是不足以威慑朱棣的。
“三宝,矿场的人加起来有多少?”
“回主公,不下十八万。”
“你去挑选精壮青年,让他们按照我以前的方法训练,回头把人数报给我。”
“明白。”
这时,锦衣卫三通出现了。
他化妆成个老者,特地跑到酒楼来传递消息。
重要的消息,他不会假手于人,也不会让其他人知道朱允熥还活着的消息。
消息是皇后派人前后夹击朱棣。
后有李景隆,前有盛庸和耿炳文,总数相加,接近三十万大军,比朱棣的人马要多,而且处于合围之势。
“看起来,皇后还算有些头脑。”
“主公,若此番朝廷再大败的话,对您的计划可有影响。”
是啊,朱允文手下的人,万万不是朱棣的对手。
想要大幅度消耗这二人之间的实力,就得让他们打的久一些。
朱允熥最初计划,是将朱棣的兵马压缩在三万以下,甚至更少。
若盛庸等人兵败,朱棣很大可能会收降他的兵马。
二十多万人,一眨眼就会变成五十万大军。
“绝不能让朱棣无限制的发展下去,这是养虎为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