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 大汉神武年,庐江小吏焦作卿 (第2/2页)
焦礼见状,淡笑道:“一室之不治,何家国天下之为?”
“请诏。”
陆议苦思冥想道:“大汉以孝治国,然公羊行忠君之事,作卿先生只要请诏陛下,便可得娶佳人,且安一室。”
“妙策。”
“但,某仅监县令使。”
焦礼摇了摇头,说道:“监州尉中,仅一人得天子赐婚,而且还是有奇功,某一介皂衣小吏,岂敢奢望陛下拟诏。”
“那就不请。”
“待荆扬之地靖平。”
“告老夫人陛下与皇后事。”
陆议鼓着嘴说道:“陛下为了安定宫闱,敬劝天下,数年才定太微之主,先生以此述其利弊,抛家弃女者,焉能得天子恩予,想必老夫人自知轻重。”
“陛下与皇后事。”
焦礼眸子一亮,思忖此事可成否。
“祈愿,祈愿。”
“十里红妆迎君归,抚琴击鼓奏凯旋。”
“梳妆,梳妆。”
“山盟海誓呈锦书,青鸟衔月弄金簪。”
陆议抬手指向太湖之畔的芦苇荡,淡笑道:“昔日皇后写给陛下之文,与陛下回情之书,何尝不是作卿先生与钟爱之人所守节之事。”
焦礼眼中逐渐复现坚定之色,起身作揖道:“多谢小先生。”
“不敢。”
陆议慌忙起身作揖回礼。
“陆家兄长。”
“切记,勿要轻易兴兵。”
焦礼对着陆儁微微一礼,收刀转身走向远处。
“作卿兄。”
陆儁不禁问道:“某可否知晓,陆议可有资格入学公羊,稷下?”
“陆姓之事。”
“某会据实详表。”
焦礼脚步一顿,回首道:“至于陛下是否会恩施陆姓,某不能保证,只要尔等行忠君之事,陛下必有所察。”
“多谢。”
陆儁作揖目送其远去。
“庐江小吏。”
“监州暗行。”
陆议望着远去的背影,喃喃道:“若如此,当今大都督府有异者,恐怕就剩下总吴郡兵事的邓芝,邓伯苗了。”
“怎么可能。”
“你莫要瞎猜测了。”
陆儁顿时被吓了一跳。
邓芝主吴郡,会稽沿海兵事,无可辩驳的孙姓忠臣。
这样的人,怎么可能会是监州尉暗间,如若真的应了猜想,整个大都督府,还有忠诚孙姓父子之人吗?
“堂叔父。”
“阳极生阴,最不可能者,便是可能。”
陆议眼眸闪烁精光,兴奋道:“若真的应了我的猜测,你与叔祖不可阻我考稷下武殿,并参军为伍!”
“可以。”
“收拾一下回府吧!”
陆儁暗自摇头,对其请求无不应允。
今日,他们见到监县令使焦礼,绝对不能外泄。
并且,还要尽早赶回府中,安排收兵敛甲之事,免得犯下大错,不只坏了天子的征讨,还令陆姓受难。
“嗯。”
陆议点了点头。
陆儁告诫道:“切记,今日之事勿要宣之于口,不然陆姓必将迎来大祸,更有可能令焦礼死于非命,那时你我于大汉有罪。”
“省得。”
“我又不是痴傻之人。”
陆议极为无语的点了点头,背上竹篓,提着马札走向陆姓族地。
他们一族,准备行忠君之事。
焦礼能冒险现身,劝阻莫要轻动,这是救一族之恩。
他陆议,焉能作狼心狗肺,背信弃义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