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章 一种使者,两种准备 (第1/2页)
突如其来的咆哮加质问让太子膝盖一软,条件反射似的跪下:“皇阿玛,儿子……儿子没有别的意思,只是为您英明考量,怕您日后被史书秉笔。”
“到底自古以来,中原皆为礼仪之邦。我大清本就……颇受诟病,所以……”
康熙冷哼:“本就什么?异族入关,占据中原,被诟病得国不正。所以更该彰显大国气质,以交好各国,免风评有失,也免四面受敌?”
这……
太子愣神,难道不是吗?
康熙摇头:“朕以前也是这么想的。可事实上,那些藩属国不通中原文化,一般畏威而不怀德。与其厚礼赏赐却被当成冤大头,不如放弃那些无谓的面子,多做些实事。”
至于什么实事?
考虑眼前站着的是太子,是自己倾心培养多年的未来接班人。
康熙纵使心中不耐,也还是认真解释了下。
首先那些被太子说二三十年连个秀才都考不过的老学究们就得来不易,都是层层选拔,反复考核过的超级犟种。
死读书,读死书,把忠君爱国思想刻在骨髓里。
读半辈子书,叹几十年怀才不遇。
一朝中选,授皇家名誉举人,擢升新设立的理藩院藩属国礼仪专项宣讲使。虽只是八品,但是正正经经的朝廷官员啊!
还得皇上亲自封赏派官呢。
特别光宗耀祖。
一个个激动的老泪纵横,恨不得把脑门磕青。
保证千难万难都会努力克服,积极适应各藩属国环境,用心宣讲忠君爱国思想,定时给皇上上折子禀告工作进展。
真·一个使者,两种准备。
成则中原文化深入各国,忠君思想闪耀异邦。
败?
康熙笑:“爱卿们官虽小,但也都是朕的门生,正经的大清官员。为和谐宗主国与藩属关系而不远万里,却屈死异国他乡。朕若不能为其雪恨,有何颜面忝为天子?”
阳光透过玻璃窗,打在康熙脸上。
从太子的角度,只看到自家皇阿玛满脸坚毅,眼中还燃烧着熊熊战意。
跟之前一直要当千古第一仁皇帝的模样判若两人。
也让太子激灵灵打了个寒颤。
无边惶恐,漫卷而来。
那感觉比他叔姥爷索额图饿死于禁所时还甚。
毕竟那时候不管形势再怎么危急,他也知道皇阿玛怒在哪里,该如何灭火才能保住自己岌岌可危的太子之位。
可现在……
他越来越摸不准皇父所思所想,倒是其余兄弟们如百花齐放。一个个争奇斗艳的,纷纷立下功劳来。
此消彼长,长此以往。两相对比之下,他这个太子还能上孚圣望,下得民心么?
太子脸上寸寸雪白,心比外边腊月的天还冷。
万千思绪都归类成一句:他不能再这么坐以待毙!
乌那希还在跟太后撒娇卖萌,尽量争取多一点的出宫机会,多为自己的女子技能义学把把关呢。
哪知道自己不在乾清宫的这一小会会,她家皇玛法跟太子二伯还能有这么一番对话呀?
不然非得感叹一句:果然,弄短一条线的最佳方式不是破坏,而是想法子弄一条更长的。
比起使阴谋诡计,秀实力、出成绩,才更能让太子爷心慌意乱。
然后乱中出错,渐渐昏招蠢招迭出。
最后被对手以逸待劳。
惜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