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莹电子书www.ibingtxt.cc

字:
关灯 护眼
冰莹电子书 > 体重兑换系统:胖子逆袭计划 > 第172章 零食、疯马与机会

第172章 零食、疯马与机会 (第1/2页)

五花肉煎酸菜,也即简晓君的年纪与商叶初、古文华等人相仿。整个人还有一股挥之不去的学生气。

好在,虽然有些紧张,但简晓君自有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气质。在最初几句结巴之后,讲话便流利了起来。

“我相信很多人小时候,都会有一个童年阴影,叫作‘别人家的孩子’。‘别人家的孩子考试得了100分,你怎么才得了90分?’‘别人家的孩子干干净净,你怎么这么邋遢?’

“对我而言,那位‘别人家的孩子’,就是《哑婆》中的小越。也许有人会问,我们两个是不是关系不好?当然不是的。我和她是好朋友。虽然不是最好的朋友,但也确实拥有真正的友情。直到现在,我们还会经常联系,逢年过节,空闲时间,还会一起吃饭。

“她是我见过最坚强、最聪明的人。我和她在一个村子里出来,从小旁观着她的一切。一会儿大家即将看到的电影中,代表‘我’的那个角色也会出场。大家就能明白我在这部作品中扮演了什么角色。

“说到剧本的创作初衷,不怕大家笑话。我的家境比剧中的主角小越好了许多,但我花钱大手大脚,在刚上大学的时候闹了经济危机。那时不知浏览了什么网站,发现了一个剧本网,我就写了一些小东西,放到这网上去卖。可惜一个都没卖出去。

“创作《哑婆》,也是因为我为这事儿向她抱怨。抱怨着抱怨着,我忽然心血来潮,问她:‘我觉得你这辈子也挺传奇的,把你的故事写成剧本,一定能大卖!’”

说到此处,简晓君脸上露出一点笑意:“在我的软磨硬泡下,她答应了。再后来,季总买走了我的剧本,《哑婆》就以这样的方式和大家见面了。”

主持人笑着附和道:“没想到这么深刻的作品,竟然是这样来的?”

简晓君俏皮道:“总之,最初写这部剧本的时候,本来只是打算赚点零花钱。

“所以不要再问我这部作品有什么深刻的内核和思想了,我并非那段经历的亲身经历者,只是一个旁观者,记录下了我看到过的一切。如果你问我为什么写这部剧本,我只能告诉你,卖出这部剧本后,我买了杏园食品家最贵的那档零食大礼包……”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在场观众被这番幽默的说辞逗得哄堂大笑。高深大气的东西听多了,简晓君这种接地气的说法反而显得新鲜。

商叶初在旁听得微微点头。简晓君很聪明。她不是娱乐圈里的人,日后如果还要面对类似的采访,前后说辞不一致,很容易被人挖坑。还不如现在就把基调钉死——我就是为了买个零食随手写一剧本,怎么,犯法?

这样做虽然会失去许多高光和出名的机会,却也堵死了出岔子的可能。毕竟,这个世界上最无懈可击的,就是实话。

简晓君的发言完毕,接下来轮到了齐鸣。

齐鸣老师的发言相当得体。情感深挚,言辞铿锵,极富感染力。把前头的两只菜鸟比得一个天上两个地下。

商叶初看得出来,齐鸣老师确实对哑婆这一角色投入了很深的情感。

“哑婆活在一个没有时间维度的世界,六十岁的她与十六岁的她在灵魂层面上并无不同。老去的只是皮囊,哑婆的骨血涓涓而流,周而复始,永远是那般模样。

“当哑婆躺在金河村的沙地上时,我感到自己像一匹疯马。——时间如白驹过隙,几十年的光阴不过是白驹蹄下的一跃……对哑婆而言,一生仿佛也就这样过去了。”

齐鸣的声音老迈而嘶哑,像尘沙滚滚的黄土地。商叶初垂眸听着,感到仿佛有粗粝的沙子刮过自己的耳膜。那种砂砾般的质感是如此让人沉醉,仿佛不由自主地,就能被带入那个黄尘涌动的世界……

为了这场首映礼,商叶初提前准备了一大段稿子,给季君陶掌眼之后,还得到对方好一番夸奖。商叶初早已经把稿子背得滚瓜烂熟,原本自信不会怯场。但听着齐鸣的讲演,竟慢慢生出些自惭形秽之感。

自己准备的稿子固然精巧、细腻、滴水不漏,可在老前辈的真情流露面前,似乎太过小家子气了。就像老匠人手工雕琢的艺术品和工业流水线产品的区别。

商叶初不由扪心自问,如果自己和观众易地而处,在听完齐鸣的讲话后,还会不会有兴趣聆听自己的千字小稿?

“饰演这个角色,我感到了完全的放纵——我放纵着自己徜徉在那玄妙而不可说的境界之中,现世的一切规则和束缚与我背离了,我随心所欲,像古代赤足在天际狂歌的哲人一样,尽情地释放着自己……”

该怎么办?

商叶初看向动情演讲的齐鸣老师,心脏的跳动越来越快。

商叶初血脉里天生带着一股不甘与不服。她不愿做绿叶,不愿被人忽视,不愿意成为公众眼中的将就。即便只是在一场规模很小的草台班子首映礼上。如果齐鸣是在商叶初之后发言的,那也罢了。可现在,明知自己不如人家,还要上去硬背稿子,那和破罐子破摔有什么区别?

该怎么办?要把真实的感悟说出来吗?

为小越这个角色耗费无数心血,商叶初自然不可能全无体悟。如若真情流露,虽然未必胜过齐鸣,总也要比那份精致的小稿动人得多。

可人的情感似乎就有这样的劣根,商叶初耻于对任何人表露自己的真实感情,更遑论在这么多人面前倾吐真正的理解。

即便觉得自己的角色理解毫无问题,可当面对着台下这么多人的眼睛和记者的摄像机时,商叶初还是会忍不住想:万一我错了呢?

简晓君已经说了,这就是一部写来换零食的作品。商叶初发散得如此深刻、如此忘情,真的对吗?

如果背稿子,顶多会被在场的寥寥观众嗤笑一句无聊,打几个哈欠也就过去了;如果将自己的真实看法讲出来,讲得那样深,那样恳切动人,电影播出之后,却被观众认为自己说得狗屁不通,怎么办?

——更可怕的是,《哑婆》的票房必扑无疑,可自己现在也算是有了点名气,一举一动都可能会有人盯着。在首映礼上吹嘘自己为这个角色如何呕心沥血,事后票房却那么难看,岂不可笑?

会不会变成一些人攻击叶初的话柄?

“待爆小花装X无果,票房滑铁卢狠狠打脸”!

“那些立文化人人设的明星,翻车后全网群嘲”!

“叶初:这个角色是我目前为止最用心的角色。编剧:这个剧本其实就是写来赚零花钱的。”

许许多多可能的热搜在商叶初脑子里滑过,幻想中那些嘲弄嗤笑的字眼变成了无数弹幕,在商叶初眼前飘过。

商叶初本以为自己死过一次,早已心如磐石。可真到了这田地,商叶初才意识到,自己有多么在意那点来之不易的人气和尊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