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秘中之秘! (第1/2页)
赖长铭伏诛第二日。
木道人离开没一会,周奕出门买了点干粮,装上一葫芦水,朝腰间一挂便也上路。
昨夜酣战,鹰扬府军大败,李密的人还在整顿,没来得及接手战果。
周奕未受干扰,从容出城。
他径自往南,盘算着离太康远些更安全。
于是取道偏西。
一日行过七八十里,来到扶沟城。
这是一座小城,路过时简单采买日用,朝卖干粮的店家打听一下附近哪条路上是非少。
顺便寻个清静之所。
店家指了路,周奕在小城找个客栈投宿一晚。
次日清晨,他寻道去登一座矮山。
此山乃嵩山山脉余支,名曰雾烟山,因乌鸦甚多,又号乌鸦山。
据说此地是老子西行路上讲道的头一站。
这传说周奕倒是听说过。
“兴许能碰到道门同道。”
他怀着兴趣朝山上走,春日盛景颇多。
早间雾气漫起,浸麦陇而湿苔痕。拾级而上,见古柏蒙茸,枝桠垂珠若泪。
行至半山,又见槐芽初绽,松露含光。
这时山风过境,一道风铃清越入耳,周奕不由加快脚步。
约行数百步,一座古旧道观映入眼帘。
上前扣门,半天没人应。
推开门,嘎吱一声,门上抖落一层老灰,竟是许久没人来了。
踏入门槛,见到一块附着蛛网的木牌,上方写到:“贫道云游不在家,来客自便。”
“这倒是有意思。”
他仔细瞧瞧,没找到道号署名。
往里面走,只有一方小院,三足坛鼎,前方搁着一蒲团,满是灰尘。
殿中的老子像,也是蛛丝乱结。
周奕把蒲团上的灰抖了抖,又寻来一把拂尘,扫去老子像上的蛛网。
想到自己治的是《老子想尔注》,复跳台案,将老子眉眼蒙着的尘土也尽数扫去。
好叫老子睁开眼,瞧瞧他这位黄老传人。
周奕笑了笑,作个道揖。
此时鸠占鹊巢,在这个没人打理的大殿盘腿坐下,寻到了心神清净。
这时回想起木道人教自己的法门,开始打坐练气。
双手缓抬,十指微曲如抱圆球,掌心虚拢似托一轮弯月...
在尺泽穴中凝出寒气后,顺着尺泽合水之力流淌,入到经渠穴中,使得真气在穴中抱圆运转。
霎时间一股清气在体内涌现。
这法门果然有用!
不过全性功法诡异霸道,五行相触运转,立时勾发心魔。
经渠穴属金,金主杀!
一道厉芒瞬从周奕眼中划过。
这时回想庄子《人间世》中顺应外物之变,体会其中平衡之道,似有一物降一物的效果,心中产生的杀机慢慢抚平。
若木道人在此,定会吓得跃起三丈。
即便通晓此法,也需悟到平衡深处,否则心魔不消,绝不能生出助长练功速率的功效。
故而长治庄子《人间世》,乃是练此功的不二法门。
这全性秘中道承,却被周奕一日练成“合水、经金”相连。
心中杀气一消,周奕做出了更过分的尝试。
寒气继续往下探。
跨过经渠穴,来到太渊穴!
寒气第二次抱圆运转,这一次诱发的心魔不是杀机,而是一种恐怖的死亡下坠之感。
正如木道人所说,太渊有极大深渊之意象。
感觉一颗心不断往下沉,深不见底,休说加快练功,就连真气运行都生生停滞!
背后一阵冷汗冒出。
周奕再想《人间世》,效果变得微小。
“不行,强求不得,看来我也得治《庄子》。”
心下萌生退意,打算将太渊穴上的抱圆真气停下来。
可就在这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