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小子,朕是你爷爷! (第2/2页)
“这——,”老朱的眼睛转了转,随即哈哈一笑,坐在了桌子边上,“皇爷爷本来就没有死,还想多陪你们几年。”
听老朱这么一说,朱允炆眉头舒展:“皇爷爷,你这玩笑开大了,孙儿这段时间真是焦头烂额。”
朱允炆说着为老朱倒了一碗热茶,然后,把房门关上,两个人在房间里密谈。
“咳,咳,”老朱轻轻地咳嗽了两声,“说说吧,你这段时间都做了哪些事情?”
朱允炆长叹了一声,便把自己最近所做的那些事情一五一十地向老朱做了汇报。
老朱眯缝着眼睛听着,不住地摇头:“皇爷爷,你说孙儿哪件事情做错了?”
“你呀,都错了!”
听老朱这么一说,朱允炆也是懵了。
“孙儿几乎每次在做决断之前,都会和齐泰、黄子澄商量,怎么就错了呢?”朱允炆很不服气。
“黄子澄谗言佞语,你要远离他呀。
虽然他曾经中了进士,但是他的骨子里却没有文人的那种骨气。”
“皇爷爷,那么,孙儿该听谁的话?”
“朱允熥是你的兄弟,你要多亲多近,另外,还有徐辉组,那个人十分忠贞,文武双全,你应该要把这两个人加以重用呀。”老朱语重心长。
朱允炆听了之后,就是一皱眉:“皇爷爷,难道你不知道徐辉祖的姐姐嫁给了朱棣吗?
在你病重之时,曾经嘱咐孙儿,为确保大局稳定,不准藩王前来吊丧,可是,燕王借着攻打北元的借口,率兵十万来到了京师城下,差点儿把京城给夺了去,其心昭然若揭。
而徐辉祖和他之间有姻亲关系,孙儿若是把兵权交给徐辉祖,万一有什么变化,怎么办呢?”
“据皇爷爷观察,徐辉祖不是那样的人。
朕不是把四十万军队交给了驸马梅殷吗?
梅殷对朝廷忠心耿耿,有梅殷、徐辉祖和铁弦在,谁敢作乱,咱也不怕呀。”
朱允炆听了老朱的一番话,心里就是一动。
他心想,难道自己真的做错了吗?
“皇爷爷,那么,下一步孙儿该怎么做呢?”
老朱端起桌子上的茶碗,轻轻地呷了一口:“皇爷爷和你说,问题你要拎得清轻重缓急。
咱们和北元、西域之间的矛盾属于外部矛盾,
而和诸藩王之间的矛盾属于内部矛盾。
你要深刻理解皇爷爷的良苦用心,当初为什么要如此布局,
有燕王在北边,他可以替咱们朝廷抵挡北元的势力。
如今,北元的势力仍然相当雄厚呀,有几十万的兵马,也不是那么好对付的,
除了燕王谁能对付得了啊?
还有西域诸国,也是虎视眈眈,蠢蠢欲动,你要有这个心理准备,这是外患。
盗贼经常聚众作乱,这一块也要引起你的重视,比如巨匪方国珍、陈祖义,梁道明,无不拥兵数万,甚至数十万,十分猖獗,任用谁去镇压那些盗贼?
所以,你要全盘考虑,对于那些藩王要恩威并用,如果你把藩王都废了,朝中有大臣作乱,你又怎么办呢?
用谁来对付那些乱臣贼子?
在历史上的权臣作乱例子还少吗?
王莽是怎么串汉的?
董卓又是怎样祸乱京城的。
如果有各路藩王在外面镇着,是不是要好很多?”
朱允炆听了老朱的话,似有所悟:“皇爷爷,你能不能回来?孙儿要把皇位还给你啊,
孙儿只想做一个逍遥王爷,这帝王的担子太重了,孙儿挑不起来呀。”
“咳,咳,”老朱轻轻地咳嗽了两声,“你已经不是小孩子了,不要再说这种孩子气的话了。
皇爷爷今天到你这里来,属于机密,你千万不可对外宣扬。”
“孙儿明白,那你好自珍重,皇爷爷走了,有空还会来看你的。”
朱允炆跪伏在地上:“恭送皇爷爷。”
老朱迈大步离开了朱允炆的寝宫,脸上露出了一抹笑容。
奉天殿。
早朝。
朱允炆头戴金冠,身穿盘领窄袖黄袍,腰束金带,端坐在龙椅之上,
文武百官跪伏于地,口里说道:“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位爱卿平身!”
“谢陛下!”
文武百官站起身来之后,分列两旁。
太监王钺高声喊道:“有事早奏,无事卷帘退朝!”
话音刚落,齐泰出班奏道:“陛下,臣有本奏。”
“爱卿,你有何事?”
“陛下,徐辉祖乃徐达长子,袭封魏国公,太子太傅,只因陛下派他去追朱高煦,而朱高煦盗取了徐辉祖的宝马千里一盏灯,
因此,徐辉祖无法将其追回,此事惹得陛下大怒,将其关押在锦衣卫的大牢之中,
后来,又把他放出来到南军马厩之中去喂马。
微臣以为此事极为不妥。
徐辉祖一门忠烈。
其父徐达为大明江山立下了汗马功劳,如今徐辉祖身居高位,却受此大辱,
恳请陛下将其召回,官复原职。”
朱允炆一听这话,脑袋都疼。
因为这段时间,刘三吾、马氏都在他的面前提到了徐辉祖,当然,最重要的还是皇爷爷也这么说。
他们都说自己错了,难道自己真的错了吗?
黄子澄奏道:“陛下,齐大人所说差矣。
徐辉祖的姐姐嫁给了朱棣,而且,此人行为怪异,所作所为不符合常理,
他竟然向陛下奏请将朱高煦扣留下来,朱高煦乃他的外甥,他是朱高煦的亲舅舅,试问一个连自己的外甥都不顾的人,将来能是一个忠臣吗?
微臣以为,陛下仁慈!
陛下把他从锦衣卫的大牢之中释放出来,让他去喂马,已经是法外开恩了。
而有些人却奏请陛下让徐辉祖官复原职,微臣在想,莫非他与徐辉祖之间有什么不可告人的勾当?”
齐泰一听更是恼火,他心想这个黄子澄真是可恶,不懂军国大事,却在瞎指挥,更可气的是,朱允炆还就喜欢听他的话。
齐泰的一双眼睛瞪着黄子澄:“你在说谁呢?”
朱允炆一看二人要争吵起来,赶紧在中间打哈哈:“二位爱卿,不要再争了,你们说的各有各的道理。”
此时,朱允炆看着侍立在一旁的徐增寿,问道:“徐爱卿,对于此事,你有何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