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2 章 马 帮 启 程 (第2/2页)
“呵呵,你就是那魏老三的远亲呀!瞧你打扮的溜光水滑地,这是要去逛街吗?”
这时,一道嘲谑的声音传来。
姜启闻声望去,见是那位青年在对自己说话,脸上满是讥笑。
姜启暗想,这人应该就是姓谢的二锅头了,他原来在客栈里做事,对于马帮并不陌生。
“你想跟我们去云台城?”壮汉问道。
显然,他就是庹姓大锅头。
“嗯!”
“行船走马三分命,这一路风险可不小,你可要想清楚喽!”
“没问题!”姜启坚定道。
“好,那就入帮吧!你是货主,可以享受骑马的待遇。”
姜启默不作声,依言加入到马帮的队伍中。
他知道马帮里的规矩、禁忌多,心中暗自决定,这一路能不开口,就尽量不开口。
姜启虽然年纪不大,但在客栈做事学会了察言观色,出门在外,秉持“一慢二看三行动”的原则总是不会错的。
慢,可以有充裕的时间了解、适应环境;看,可以仔细观察周边的人、物、事,揣摩当地人或内行人的行事风格或规矩;行动,就是谋后而动。
如此行事,虽非万无一失,但也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冒失冲动。
按照规矩,马帮在起程前,照例举行了一场简短的祭祀祈福仪式,吹芦笙,敲铜铓,焚竹香,拜土地等。
马帮出门日期是有讲究的,一般初一、十五或月尾最后一天不出门,也不进家;还有一个“七不出,八不进”的说法,也就是初七不出门,初八不进家。
祈福完毕,庹姓大锅头亲自鸣锣起程,马帮随即告别亲友,正式踏上了西行之路。
……
益州境内的一条古道上,山荒林稀,草木枯黄,寒风萧瑟,暮色苍凉。
伴随着阵阵清脆的铃声传来,远远看见一队人马顺着陡峭、崎岖的盘山路,蜿蜒前行。
内行人一眼就可以看出,这是一支运送货物的马帮。
马匹们驮着清一色的货物和一些包裹,稳健而有力地在山路上行进,马帮的汉子们则身着粗布衣裳,脸上写满了风霜与疲惫。
走在最前面的头马身披红绸,额头上戴着金灿灿的马罩,正中镶嵌一面小镜子,远远看去明晃晃的,很是显眼。
头马脖子上还挂有一对儿大铜铃,一路上叮叮当当响声不止。
骑在头马上的汉子,正是庹大锅头。
他带着马帮离开枳城已经半月有余,此刻正朝苴城方向赶路。他的背上负着一口大锅,肩上依然蹲着那只猴子,左顾右盼,显得很是机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