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1章 推敲秘辛 (第2/2页)
如果他当真是先前出现的那个婴孩,那么极有可能林修真的是妖族后裔。
从林修内心出发,他更希望自己是夏人,当下九州在夏国的统治下催生了很多文明,也有极为完整的制度、规则教化众人遵守。
虽然是乱世当下,但林修打心底认为九州需要统一,倘若没有一方势力统一治理天陆九州,九州便会再度陷入巨大的纷争。
到那时九州大地将彻底陷入混乱,战争伴随的便是死亡,会有数不清生灵丧命。
四方五族蛮夷在他的认知当中,皆为尚不开化的族群,蛮夷之人凶残嗜血,多食人肉,且因为制度极度不完善,也多有混居。
有些人一出生都不知道自己的父亲是谁,在伦理道德方面更是极度混乱,各种离奇的事情让林修十分抗拒四方蛮夷之人。
林修左手摸着自己背上的红色胎记,内心再度陷入迷茫:“倘若自己真的是妖族后裔,那往后的路又该怎么走?”
传说妖王“蜃御”在上古时期在葛卢山和龙门山一带练兵,妖族十分擅长冶炼金属,因此能制成戈、矛、剑、铠等兵器,凭借这些兵器四方征战,所向披靡。
那妖王作战勇猛,且能制五兵之器变化云雾,人族大圣与之交战九战九不胜、三年城不下......
想到此处林修再看灵宝天尊神像,灵宝天尊神像手持玉如意,左右各有太极图与芭蕉扇,象征着阴阳二气之具象。
阴阳二气五行所属,林修当下似乎是想到了什么,上清宗教义正是有教无类,异类亦可入道修行,且上清宗最擅长的便是御阴阳二气辨五行所属。
玉清元始元始天尊被认为是先天地而生,是万物之元始,其教义强调“道”为宇宙的根本法则,在修行当中,玉清宗侧重于对“道”的本体的领悟和回归。玉清宗修士追求摒弃一切后天的杂念和世俗的干扰,回归到一种如同宇宙初始时的纯净、无染的状态,通过这种回归来获得对“道”的深刻理解和与“道”的合一,注重心灵的深度净化和对宇宙本质的洞察。
太清宗在修行中,则是更为强调在世俗生活中修行,注重道德修养和品德的提升,修行者以“道”为准则,践行诸如慈爱、善良、宽容、谦逊等品德,通过日常生活中的言行举止来积累功德,实现自我提升,最终达到与“道”合一的境界。
上清宗的“道”注重在阴阳调和、万物生成和发展中的作用,修行一途当中,上清宗更注重阴阳和谐、五行相生等规律,衍生了斋醮科仪、诵经持咒等来调和自身的阴阳二气,使其与外界的自然阴阳之气相互感应、相互融合。
道门三清修行一途各有侧重,但值得一提的是上清宗是道门三清当中,唯一招收异类弟子修行的宗门,这与其他两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结合先前在画卷当中见到的景象,再想到三宗教义和修行方向,再联想自己的身世来历,一股真相好像缓缓浮现林修的眼前。
在上古时期,人族妖族争霸天地,道门三清祖师在立场上产生了巨大的分歧。
虽然战争以人族的胜利告终,最终统一了天陆九州,建立了夏氏王朝的统治。
既然上清祖师应该与其他两位祖师站在了对立面,这种现象的产生极有可能是三清教义的区别。
倘若那个婴孩正是林修本人,那他应该是得到了上清祖师赐予的某种未知能力,这种未知能力极有可能就是林修长生不来的能力,也有可能是林修在天地封闭的六十年之间还能不依靠练气之法聚集天地灵气的神奇能力。
天地封闭足足有六十年,这六十年间人间灵气匮乏,四方五族蛮夷祸乱中原,百姓民不聊生,修士与妖族之间的冲突也急速加剧。
林修苦于长生困惑和山野枯寂,也在此时终于迈步走下浮云山前往中原第一仙宗长生观寻仙问道,也就在此时天地终于重开,世间灵气再度充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