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追踪线索再出发 (第1/2页)
沙砾在战术靴底下发出细碎的**,邬凌用拇指抹去军牌表面凝结的盐粒。
盛瑶的呼吸声比平时急促三拍,他不用回头就知道她正用牙齿撕扯着左手绷带——这是她分析数据时的应激反应,就像现在这样盯着全息地图上跳动的青铜色光斑。
"他们修改了电离层反射参数。"盛瑶突然把战术平板拍在滚烫的岩石上,屏幕里由军用卫星拍摄的青铜巨门影像正在高频震颤,"十五分钟前还能捕捉到七个相位差,现在只剩下..."
"海市蜃楼叠加了五层全息投影。"邬凌用沾着血痂的****尖端划过屏幕,匕首柄部镶嵌的次声波接收器突然发出蜂鸣。
他手腕翻转间已经削掉三枚吸附在岩缝里的球形探测器,金属外壳裂开时溅出的液态氮在沙地上蚀刻出诡异的楔形文字。
盛瑶的相机快门声在枪械上膛的机械音里格外清晰,她倒退半步用后背抵住邬凌的战术背包。
取景框里那些伪装成风化岩的自动机枪塔正在褪去光学迷彩,枪管旋转时带起的沙尘在夕阳下折射出紫红色光晕——这是等离子弹药特有的预兆。
"西南方二十七度角。"她按下快门的同时报出坐标,相机存储卡里十七国联合军演时的武器档案正在自动比对。
当第七声快门响起时,邬凌已经将电磁脉冲弹精准送进那座机枪塔的散热口,炸开的金属碎片在半空组成某种象形符号的残影。
他们踩着仍在发红的弹壳向峡谷突进,邬凌颈后的鳞片纹路突然泛起针刺般的灼痛。
这个信号比他腰间震动的军用终端更快——三架涂着深海水母图案的无人机从岩画背后掠出,机腹投下的不是炸弹,而是二十年前北约特种部队标配的次声波催眠弹。
盛瑶的战术手套在攀岩时被锋利的云母片割破,渗血的指尖按在岩壁上时竟激活了古老的生物识别系统。
整片山体突然浮现出血管状的发光纹路,那些本该沉睡在页岩层的鹦鹉螺化石集体苏醒,螺旋状外壳裂开缝隙喷出高压水柱,将催眠弹的扩散波硬生生扭曲成可听声波。
"捂住耳朵!"邬凌的警告被淹没在四百赫兹的恐怖共振里,他亲眼看见两个残敌的眼球在颅腔内爆裂。
盛瑶蜷缩在他用电磁匕首划出的防护圈内,颈动脉处的鳞片纹路正以每秒两次的频率跳动,将致命声波转化成她军用记录仪上的摩尔斯电码。
当最后一道水柱裹挟着化石残骸坠落时,邬凌扯下盛瑶渗血的绷带缠在自己灼伤的右手上。
绷带纤维接触伤口的刹那,那些蛇鳞纹路突然延伸出神经突触般的金属细丝,在两人交握的掌心里拼凑出半幅海底地形图——正是"深渊回声"指令里缺失的经度坐标。
"要下雨了。"盛瑶突然仰头看向盘旋在电离层的无人机残骸,那些被次声波震碎的零件正在静电作用下重组为风暴云。
她的瞳孔里倒映着邬凌军用终端跳动的红光,操作界面上代表生命体征的曲线正与云层中的放电频率完美同步。
邬凌将最后一枚钨钢弹头咬在齿间,咸腥味混合着皮肤表面渗出的生物电解液,在舌尖激发出奇异的清醒感。
他数着沙地表面开始规律震颤的砾石,余光扫过那些看似杂乱无章的弹坑——当第七块燧石被震到悬空半厘米时,战术目镜的热成像模式突然捕捉到地底十五米处的金属反应。
邬凌的战术靴碾碎了最后一块带电的燧石,沙砾在电离作用下发出细碎的蓝光。
他扯下烧焦的半截绷带缠住盛瑶渗血的掌心,那些蛇鳞纹路在接触新鲜血液时骤然收缩,将地底金属反应的震颤频率转译成刺痛神经末梢的坐标。
"九点钟方向,十二米深。"盛瑶的睫毛上还沾着结晶的盐粒,军用记录仪投射出的全息地图正将弹坑排列成北斗七星的形状,"这些弹着点不是流弹——是测绘坐标的声波定位器。"
三架深海水母无人机残骸突然在沙暴中解体,喷射出的荧光粒子竟在两人头顶组成倒悬的军事基地全息图。
邬凌用匕首尖端挑起半融化的探测器残片,发现那些液态氮蚀刻的楔形文字正在重组为北约特种部队的加密代码。
"他们用二十年前的战术做诱饵。"邬凌的瞳孔突然收缩成竖线,战术目镜捕捉到三公里外岩层折射率的异常波动,"沙暴眼东南侧,七块玄武岩的阴影角度比日照偏差了0.7度。"
盛瑶的相机快门声突然变得急促,她将长焦镜头对准岩缝里半融化的光学迷彩布料。
当第七张照片的武器比对结果跳出时,两人同时翻身滚进最近的弹坑——三枚次声波震荡弹正将他们刚才站立的位置犁出深沟,飞溅的沙砾在半空凝成毒蝎形状的图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