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第 6 章 (第1/2页)
两个女人脸上的笑容一下子僵在了脸上,两人对视一眼,洋气女人开口道:“啊?你说啥?什么买房子?我不知道啊。”
另外一个女人也道:“没有的事情。”说完赶紧走了,仿佛后面有怪物追赶一样,还低骂了一句:“鬼鬼祟祟偷听人说话。”
那大老板可是说了,卖房子的事情不能往外说,后面会再给五百块钱的封口费,封口费还没有到手呢。
两人声音这么小,还能被人听到,看来这事情,还是不能在外头说。
江灿:!!!
大老板高价买了房子不让卖家立刻搬走,还不让卖家往外说的?
那房子绝对值这个价格,不然大老板也不会做赔本买卖。
为什么?
江灿脑海里一下子浮现了两个字:拆迁。
她的心开始狂跳,仿佛行驶在大海上的小船,不得安稳。她看着那两个女人的背影,消失在早市上,恨不得现在就去把事情调查清楚。
她吸了口气,还是先买菜,不能耽误中午卖快餐,干脆利索的挑了一块十来斤的牛腱子肉,这会儿都不心疼钱了。
只要想一想拆迁,她眼前就开始闪金光。
又与卖牛肉的大叔打听认不认识刚刚的两个大姐。
大叔还真认识,说两人都是搪瓷厂的工人,那洋气的女人似乎是叫姜美云。
江灿刚刚就猜到两人是搪瓷厂的工人,这年代,儿子是搪瓷厂的工人,基本上大人也都是了。
江灿付了钱,又去买了豆腐、豆皮、腐竹、面筋、木耳、海带丝和莲藕,葱姜蒜也要了许多,另外又买了四个木桶和一个扁担,两个大一些的装米饭和汤,小一些的装菜。
让师傅帮忙加工一下,用扁担把四个木桶连上,能挂在自行车两边。
这也容易,都不用江灿再加钱。
把扁担往自行车后座上一固定,一边两个桶,非常结实。
还有一次性筷子和餐盒,这个也不能少。
一趟早市下来,花了快三百。
她真想现在就去搪瓷厂,看看那里到底是个什么样的情况,不过这一自行车的东西,来回跑一趟,会耽误中午卖饭,到底是忍住了。
她得先稳定住卖饭的生意。
到了家,江灿准备午饭,中午卖辣子鸡、红烧肉,再用大棒骨煮个排骨豆腐汤,先把米饭蒸上,又把四个大桶清洗干净,还用热水烫了烫。
用煤炉子把骨头汤炖上,汤要煮久一点,味道更香。
忙活了一上午,饭菜一个个的炒好了,味道太浓郁,把隔壁小孩儿都馋哭了,来了几波邻居问江灿怎么卖的,见饭菜还没有全部炒出来,想在厨房里等着。
其实是想学师,万一学得好,说不得也能出去摆摊呢,就算学得不好,自己做饭也能好吃点。
但都在厨房里怎么能行,不卫生不安全啊!人多就容易出事,而且随便顺点肉菜,她都发现不了。
江灿不惯着别人,都在院子里等,厨房不让人进来。
隔壁的邻居吐槽:“不就是看两眼吗?小气吧啦的。”
江灿懒得搭理,当没听到,等饭菜做好以后,盒饭先卖出去了五份,一份五块钱,一大勺米饭和两菜一汤。如果自己带餐盒的,就多给盛一块肉。
邻居们都自带餐盒了。
那一块红烧肉可不小呢。
等到十点四十,江灿直接撵人,锁了门去轧钢厂门口卖饭,路过街口时,江灿亲亲热热的和周红玲打了招呼。
打烧饼的大娘看到江灿去轧钢厂卖饭,高兴的不行。
这里少一个卖饭的,她生意就要更好一些呢!
轧钢厂是万人大厂,更是热闹,路口都是摆摊的,卖什么的都有,江灿来得晚,前面根本没有位置,她只能找一个有些偏又比较靠后的地方。
如今失业率高,很多下岗工人都开始做生意,卖饭是小本买卖,选择这个的人也多。
江灿有些担心这偏僻的位置卖不出去饭菜,不过多想无益。
又过了一阵子,轧钢厂里铃声响起,下班了。
不愧是万人大厂,人是真多,乌压压的一群人,有的骑着自行车,有的是步行,三三两两的朝着小吃摊挤去。
小吃摊也热闹,纷纷叫卖着自家的东西。
江灿掀开两个小木桶的盖子,香味一下子就出来了,她本来担心自己位置靠后,怕是不好卖,但别人眼尖啊,她这么漂亮,在乌泱泱的一群人里,太显眼了。
她这边很快就围了一群人。
只要有人过来,看到那两个木桶里的辣子鸡和红烧肉,就能挪不动脚。
江灿很快卖出去了第一份,“好吃您再来啊,晚上还有卤菜。”
有了第一份,后面就更顺利了,她一边收钱,一边打饭,反正跟前的人就没有少过,也有人打听江灿多大了,住在哪里,江灿就告诉别人,她已经结婚了。
红烧肉很快卖完,辣子鸡还剩下一份半,卖给了一个年轻的姑娘,三块钱包圆。
江灿看着一干二净的饭菜,摸着鼓鼓囊囊的钱包,心里美啊,她也没数到底卖出去多少,肯定得有五六十份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