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五章 《父亲写的散文诗》 (第1/2页)
清脆的童声和吉他伴奏同时出现。
带着天真的笑意,将观众的记忆带到了自己懵懂的童年。
“爸爸,这是什么呀?”
“爸爸,他为什么会这样!”
“哇!爸爸好厉害!”
“我的爸爸,是世界上最厉害的爸爸!”
童声隐匿,五秒钟的间隔。
再度出现的时候,已经成了苍老的男声。
“在外面受了苦要说,爸还养得起你。”
“孩子,放假回家不?”
“孩子,别光抱着手机玩,跟爸说说话呗?”
“爸不图别的,就图你好好的。!”
只是一段录音而已,在场就已经有人感性地红了眼眶。
这催泪的插曲,让许多人的心被高高挂起。
“不是吧?我想哭!”
“行了,叶寒作词作曲,绝对催泪。”
“现在退出还来得及吗?”
“靠,鼻子酸了。”
“不要赚我眼泪啊,因为真的很好赚!”
没等观众做好心理准备。
阿普看着台下怔忪的父亲,哽咽着唱出了第一段歌词。
“一九八四年。”
“庄稼还没收割完。”
“儿子躺在我怀里。”
“睡得那么甜。”
“今晚的露天电影。”
“没时间去看。”
阿普的歌声似乎生来就带着故事感。
他们在这声音的描绘下,在脑海中回忆自己父亲的样子。
时光带着他们长大,也带着他们变老。
从前壮硕的背脊,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塌下去的?
而这歌,从父亲的角度出发演唱。
一下子把听众拉回到了那个自己依旧稚嫩,父母尚且年轻的时代。
“妻子提醒我。”
“修修缝纫机的踏板。”
“......”
“孩子哭了一整天。”
“闹着要吃饼干。”
“蓝色的涤卡上衣。”
“痛往心里钻。”
“蹲在池塘边上。”
“狠狠给了自己两拳。”
尾音颤抖着,带着阿普的泣音。
在这沧桑的歌声中。
他们似乎看到了一个即将在生活边缘崩溃,却依旧顽强的男人。
不善言辞的他,唯一的发泄方式就是找个安静的地方坐着,望着山川湖泊发愁。
农忙时间未过,家里琐事一堆,孩子依旧不懂事,但更让他自责是自己的无力。
贫穷,甚至让他连一块饼干的钱都给不起。
此时父亲该有多绝望?
伴奏以吉他为主,钢琴为辅,刻意被留下的摩擦声,模拟着老旧磁带的质感,格外地催泪。
弦音愈加伤感。
忽然,拉长的音域将压抑已久的情绪释放了出来。
情感的张力喷涌而出!
“这是我父亲。”
“日记里的文字。”
“这是他的青春留下。”
“留下来的散文诗。”
“多年以后我看着。”
“泪流不止。”
“我的父亲已经老得像一个影子。”
从刚刚的父亲视角转回儿子,仿佛刚刚是一段隔空的对话。
父亲写下了“诗”。
而多年后,儿子读出了这首一点也不唯美的“诗”。
时代的落差感,让人生出一种怅然若失的感觉。
阿普的父亲嘴唇颤抖着。
身旁有人擦着眼泪,喟叹出声:“唱得真好啊。”
“是啊,那是我的儿子。”阿普父亲自言自语着,像是在心里憋了很多年一样:“我的儿子!”
哽咽声被融入进歌声里,阿普唱起了让他最为心酸的一段。
“想一想未来。”
“我老成了一堆旧纸钱。”
“那时的儿子已是。”
“真正的男子汉。”
“有个可爱的姑娘。”
“和他成了家。”
“但愿他们。”
“不要活得如此艰难。”
他们最大的愿望就是儿女能过上幸福和顺的日子。
而那个时候,托举了孩子一辈子的人去哪了呢?
台下的某个角落,忽然响起了一道懵懂又慌乱的声音。
“爸爸你看,妈妈的眼睛下雨了!”
众人顺着这道声音看过去。
只见一个女人抱着怀中的孩子,捂着嘴努力不让哭声溢出来。
身旁的男人接过女儿,耐心地跟她解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