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贫民巷和小向导 (第1/2页)
在江州城里,李素见到了和边关一样贫瘠的地方。这里入目是老旧不堪的屋舍,严格来说其中大部分的都已经不能算作屋舍了,土胚的墙体肉眼可见的摇摇欲坠,巨大的裂缝仿佛要吞噬人的灵魂。
这样的屋舍怎么能住人呢?
破衣烂衫的百姓坐在巷子的两侧,他们骨瘦如柴,浑身散发着怪异的味道,眼里没有任何的生气,平静的宛若一潭死水。
饶是在死囚营待过一段时间的李素,也不免有些震惊。
囡囡和元宰在前边带路。
元宰是那个男孩的名字。
看着两个衣着整齐的人走进了巷子,这些人的眼里才有了一些生气。在他们的眼神下,几个同样骨瘦如柴的孩子慢吞吞的围了过来,他们伸出双手,仰着小脸,清澈的眼底闪烁着一抹希冀。
蔡斌刚要解下钱袋,李素赶忙按住了他的手,冲着他微不可查的摇了摇头。
蔡斌不解,可他却不敢忤逆李素。
走在前边的元宰赶忙走了过来,他安抚了那些孩童,并将其驱散。
很快,一行四人来到一个破败的庙宇。
一端的房梁已经坍塌了下来,另一端没有掉落下来,这也将这个庙宇撑了起来,形成了一片遮风挡雨的地方。灰扑扑的佛像不知多久没有打理了,上边的坑坑洼洼的,应该是被刮走了金漆所致。至于匾额,李素是没有看到的。
元宰回过头冷冷的说道:“家里就这样,你们随意找个地方坐。”
说完,他谨慎的看了看周围,然后拿起一只破碗快速爬上佛像,站在佛像的肩膀上从那颗悲悯的佛头里掏出了一小袋东西。
是一袋杂粮。
元宰小心的捧出来两把,然后又看了看站在庙宇前的两人,他又狠心捧出来两把放在碗里,小小的袋子已经空了大半,他又将袋子扎起来,重新将其放回了佛头里。
下边,囡囡看着哥哥手里的碗,灰扑扑的小脸上带着浓郁的笑容。
这些杂粮只有逢年过节元宰才舍得拿出来一些,平常他们是舍不得吃这些珍藏起来的粮食的。
两个小小的身影忙碌了起来。
李素在庙宇里走来走去,打量着周围的一草一木。
蔡斌跟在他的身边,欲言又止,一副便秘的表情。
“你是不是想问我,刚才为什么不给那些人一些银钱?”李素淡淡地问道。
蔡斌猛地点了点头。
不等李素开口解释,一旁忙碌的元宰开口说道:“幸好你没给,不然咱们都得死在这里。”
他仿佛自言自语一般,道:“这里的人,已经不能称之为人了,如果你要是露出来一点荤腥,整个巷子里的人都会把你撕碎,连带着你身上的衣服,以及你这个人。”
蔡斌难以置信的道:“怎么可能?”
元宰在一处简陋的坑洞里小心翼翼的升起火,将一个完整的陶罐放在上边,轻声说道:“五年前县衙来这里赈灾施粥,还有十几个全副武装的江州兵跟着,可就是这样,他们进来之后就再也没出去,最后县衙再也不管这里了。”
元宰搅动着陶罐,他语气平淡,似乎在叙述着一件无足轻重的小事。
蔡斌呆愣了许久,突然问道:“你参与了么?”
元宰听到蔡斌的话,笑了笑,道:“五年前我还没断奶呢。”
李素闻言笑了起来。
过了一柱香的时间,陶罐里的粥便熬好了,元宰不知道从哪里掏出来三个还算完整的小碗,一人盛了一碗递了过去。
赈灾的粥一般都是筷子浮起,人头落地。可是李素两人手里的粥,基本上都是稀汤寡水的,只有碗底覆盖着一层饭粒。
即便如此,囡囡捧着小碗依旧吃的飞快,丝毫不顾烫嘴,生怕有人跟她抢一样。
两人对视一眼,默默地将手里的碗放在了两兄妹的面前。
元宰似乎早有预料,他自嘲的笑了笑:“就知道你们这些人吃不惯我们的东西。”
“但是我们这里也没有什么可以招待的了。”
李素轻声道:“为什么不出去找一个正经营生?”
“城里的活…根本轮不到我们。”
“而且我们除了吃苦别的什么都不会。”元宰悲哀的说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